>>CHINADAILY 首页  
 
导语 】 60年沧桑巨变,60年辉煌腾飞,新中国电影就像一面镜子,将历史的风云变幻都收入到影像之中。从建设新中国的艰难历程,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无畏探索,再到生活在新时代现实美景中的幸福生活,都在银屏上一幕幕展现出来,成为我们内心深处难以磨灭的印记。【调查:60年中,最令你难忘的电影?】
 
 
50年代:历史的时代
 
【50年代】 中国电影与整个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在共同经历了一次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之后,百废待兴,万物更新。电影作为一种艺术,自觉地步入了整个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历史进程当中。记录现实生活、体现国家的意志、反映民众的心愿,成为当时中国银幕上共同的创作指向。
在新中国第一个50年的电影创作中,重现历史胜利构成了它基本的叙事主题。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表现革命历史时期的《中华女儿》、《钢铁战士》、《赵一曼》等…… >> 详细
 
50年代中期的喜剧影片以讽刺的面孔出现,是因为此时的喜剧片带有很强的现实性、工具性和目的性。影片讽刺的对象或是自私自利的,或是工作方法不符合社会主义规范的。对于新生政权来说,虽然只是道德化的讽刺,但也有丧失民众信任之虞,事实上,许多观众也自觉参与了对此影片的质疑。 >> 详细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电影的创作呈现出一股蓬勃向上发展的趋势,但这种局面很快结束,电影界发生的巨大震动就是1951年对影片《武训传》的批判,电影批评被直接发展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 >> 详细
当全中国人喜气洋洋地唱着“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迎来一个期盼已久的新中国的时候,那种当家做主、开天辟地的喜悦就自然成为新中国初期电影共同的基调。在这时期,“工农兵电影”和“写重大历史题材”是新中国电影的旗帜。 >> 详细
 
 
经典电影
 

 
60年代:国家的时代
 
【60年代】 60年代电影的主导样式是在题材上直接表现人民革命斗争,表现反抗、觉醒和革命的故事。通过英雄人物的个人成长反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权威形象和领导地位,使人民群众在获得革命历史知识的同时,在思想意识中浮现出活生生的历史图景 。
在影片中塑造一个或多个具有意识形态感召力的人物形象是“十七年”电影的重要任务,因为“意识形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只有表现在个体的选择和体验中才具有现实性和感召力…… >> 详细
 
名著改编是我们受惠于名著的一种方式,名著也在滋养我们的过程中显示了它们的存在价值。电影是一门最年轻的艺术,它是吸吮着其他多种艺术的乳汁才有今天这样的强壮迷人的风姿。文学和电影的本质都是诗性的传达;正是有了电影和文学的联姻,拓宽了电影的表现力,使得电影这样年轻的艺术门类更增强了与时代生活同步的能力。 >> 详细
对于新中国建立后成长起来的人来说,尽管并未亲身经历过血雨腥风的新民主主义的革命历史,但对这段历史却从未有过陌生感。 >> 详细
历史题材影片立足于取材历史、服务现实的原则,以塑造民族英雄为主要目的,注重表现他们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高风亮节和民族气节,对观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教育。 >> 详细
 
 
经典电影
 

 
70年代:政治的时代
 
【70年代】 70年代,中国电影在总体上出现了一种历史性的退化与变异。随着整个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陷入空前的浩劫与动乱,中国电影丧失了它原有的艺术品格和承传文化的职能,电影的多重功能被单一的政治功能所取代,电影作为一种扭曲的社会政治的本文形态,凸显出他前所未有的意义 。
如果一定要给“文革”以“文化成果”的话,样板戏有资格成为候选代表。在急风暴雨式的批斗、武斗之后,样板戏一直是一个亿人口的大国文艺生活中的最强音。它诞生于文革的10年,传播和影响于文革的10年。 >> 详细
 
自1966年6月至1972年长达7年的时间里,中国电影界除了样板戏电影之外,没有一部故事片新作问世。面对这种罕见的银幕荒漠化现状和观众渴求新作的强烈呼声,国务院文化组于1973年9月在北京召开了“电影厂负责人会议”,明确了当年5部故事片的生产任务和次年24部故事片的生产计划,十年“文革”的故事片创作与生产才正式启动。 >> 详细
1972年5月,一个名叫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的意大利电影导演受中国政府邀请,用22天时间跨越北京、林县(今林州市)、苏州、南京和上海,拍成纪录片《中国》。然而,这部片子在中国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批判运动。 >> 详细
《愚公移山》是伊文思于70年代在中国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为了拍摄这部影片,伊文思走遍了中国的土地。他先后到大庆、上海、南京、青岛、新疆等地。《愚公移山》共由12个部分组成,放映长度为12小时。 >> 详细
 
 
经典电影
 

 
80年代:艺术的时代
 
【80年代】 80年代的思想解放运动使文艺创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中国电影在经历了一个“渐变”的过程后,逐步走上了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道路。中国电影在享有国家政策和经济上的双重保障的基础上,在没有市场压力的情况下,在解除了思想的禁锢和文化的封闭状态之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艺术生机 。
第五代,一个与80年代同样令人怀恋的电影现象,直到今天还能激起我们的激情和梦想。你还记得初次面对《黄土地》的震惊么?那充溢视野的漫漫黄土,那些在土地上无声无息生活着的人们,曾经让我们如此切近地追忆民族的沧桑。 >> 详细
 
谢晋电影作为80年代电影艺术的里程碑,在21世纪视野中已成共识,它的艺术思维始终与时代主流同步,在坚持宏大叙事的文学原则的同时,又渗透着对人与生命状况的关怀,彰显人道主义以及在适切时机,伸张人性宽度并对现实持质疑与批判态度。 >> 详细
中国电影的“第四代”。这是一个满含道德温情的称呼,尽管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异议,但是作为一个约定俗成的叫法已经深入人心,成为那一代人的集体名词。循着“第四代”导演作品的轨迹,去破译这一代人的心理编码,我们看到的是社会的责任感,看到的是历史的使命感。 >> 详细
80年代电影界的最后一个热点,是关于娱乐片的探讨。改革开放初期,娱乐片作为“题材样式多样化”中的一类片种出现,以其数量上的不可觊觎和质量上的差强人意引起电影界的争论。 >> 详细
 
 
经典电影
 

 
90年代:市场的时代
 
【90年代】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真正地进入了一个市场化的时代。这个时期随着好莱坞进口大片的冲击日趋严重,本土电影市场占有率日渐萎缩。这种严重倾斜的电影市场,使中国电影的创作面临着一种时代的挑战,中国电影的市场化历史进程显得更加任重道远 。
近年来,冯小刚连续推出的几部贺岁片风靡中国电影市场,在国内电影市场较为低蘼之际,创造了票房奇迹,成为街头巷尾谈论的热点。细究冯小刚电影成功的秘诀,发现他的电影在处理通俗文化与高雅文化两者关系上表现独特…… >> 详细
 
中国9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新生代导演。他们在中国电影特殊的历史氛围中出现,从偏离主流开始逐渐回归主流,从青春自我抒写到关注底层生活,从前卫美学到常规形式,逐渐将成为中国电影的主导性力量。 >> 详细
90年代,在加强对文化艺术业的调控同时,国家特别重视和加强了对电影文化的具体规范。中国电影的多元性被主流政治意识形态所主导,主旋律不仅作为一种口号,而且作为一种逻辑支配着中国电影的基本形象。 《我的1919》中的历史虚构与国家和民族想像 >> 详细
从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影视业开始戴着各种现实的“镣铐”走上了市场化的不归之路。影视从过去计划体制下的国家意识形态事业转化为国营产业;各种集体所有制的影视企业、私营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相继介入影视行业……这些背景的变化应该说都加速了电影的工业化进程。90年代的本土体验与现实关怀 >> 详细
 
 
经典电影
 

 
新世纪:产业的时代
 
【新世纪】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正成为一种时代潮流。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电影无疑处于这种时代潮流的中心地带。中国的国际化进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电影作为一种大众化、商业化的文化产品,它的市场业绩怎么样、它的经济效益如何是我们衡量电影业兴盛与否的重要依据 。
不管是毁还是誉,张艺谋总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焦点,一个难以被遗忘的角色。《英雄》和张艺谋又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电影评论界内外对该片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那么,《英雄》到底是走向末路了呢,还是中国电影的一次“绝处逢生”?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电影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 详细
 
经过整整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由《英雄》发轫的中国商业“大片”创作,以《集结号》为标志开始进入成熟期,中国电影呈现出明显的螺旋式上升态势——电影生产突破“大片思维”,在新的层次上重返文化创作的基本路径,产生了多部优秀作品。 >> 详细
《卧虎藏龙》是中国新世纪商业大片之滥觞。它的成功,消除了中国电影人对电影大制作的诸多疑虑。影片突出成就在于,它利用传统武侠电影的形式元素,营构了一个武侠人物世界,实现了武侠影片由讲述故事到刻画人物的转变…… >> 详细
当下,国产大片屡遭叫座不叫好的窘境,与此同时,小成本影片虽质量不一,却受到许多人的期待。多数小成本影片直视现实,表现现实的生活体验尤其是都市人的生活体验,关注当代人的生存状况尤其是普通平民的生存状况,为观众重新找回那些属于普通人的愿望、情感和信念。 >> 详细
 
 
经典电影
 

 
调查:60年中最令你难忘的电影?
 
 
| 关于中国日报网 | 关于中国在线 | 发布广告 | 联系我们 | 工作机会 |
版权保护:本网站登载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多媒体资讯等)版权属中国日报网站独家所有,
未经中国日报网站事先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