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中国在线消息:不管是毁还是誉,张艺谋总是中国电影的一个焦点,一个难以被遗忘的角色。《英雄》和张艺谋又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对象。然与史无前例的宣传相比,与一个个规模盛大而又谨小慎微的首映式相比,电影评论界内外对该片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莫衷一是,而批评和不屑却大行其道,更有甚者,以为张艺谋是黔驴技穷、英雄末路了,于是不禁对中国电影的前景哀哀切切、心生绝望起来。
那么,《英雄》到底是走向末路了呢,还是中国电影的一次“绝处逢生”?它的出现对于中国电影具有什么样的意义呢?
景观化:后工业社会的视觉神话
无名与长空在雨中空灵的琴音伴奏下的枪剑之舞,秦军箭阵的飞魂夺魄,如月、飞雪在漫漫黄叶中挥洒自如的对决,残剑与无名在湖光山色间的腾挪展跃,这些精美而又神奇的画面、场景,震撼而又迷人的影像、音响效果,大概就是看完影片《英雄》后最深印象吧。影片的画面构图、音响、色彩无不体现出导演超凡的想象力和控制力。张艺谋似乎就是要让那些长久以来被美国大片俘获了的中国观众,品尝一次来自本土化的震撼。
《英雄》
在《英雄》一片中,张艺谋采取了一种浪漫的、极具抒情色彩的主观渲染。该片用了红、蓝、白三色作为主人公无名三次叙述的底色,主要人物的服饰也有着相应的变化。红色象征着血腥和欲望,所以,在第一次叙述中,飞雪和残剑气量狭小,终因忌妒而互相残杀,进而引出了飞雪、如月近乎唯美的复仇之战。此外,秦军攻赵的箭阵在红色的衬托下,也就具有了格外的震撼力和血腥气。这一底色自然也象征着无名血脉贲张的复仇欲望。蓝色清新而飘逸,象征着脱俗与超越、人与人的宽容、理解。在这种底色之下,无名的杀戾之气也逐渐和缓下来。所以,这段讲述中,插入了在人间仙境九寨沟五色湖中拍摄的无名与残剑的意念之战。而白色除了确证无名这次讲述的真实性外,更重要的在于,营造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意境,反衬出无名在杀与不杀、个人与天下之间抉择的无奈,还原出人生的冷漠与存在的虚无。影片中除了这三种主要色彩外,秦军、秦王、秦宫则全部使用黑色,黑色的使用一方面在于还原历史的真实,另一方面则衬托出威严、肃穆和雄浑的气势。因此,在《英雄》中,色彩的鲜明对比和丰富的变化意味着对影片节奏的控制,同时也是影片叙事的一种策略。
张艺谋放弃了以往影片中流畅、洗练的叙事追求,采用了一种叙事的圈套。所以,整个故事如果细加推敲,我们不难发现一些情节和叙述上的漏洞,这与张艺谋影片重心的转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目的正是为了展现多种场景和画面,从而将视觉和形式发挥到极致。在拍摄过程中,为了追求视觉上的完美,《英雄》剧组可以将数百匹战马染成统一毛色;为了拍飞雪、如月在落叶缤纷中的对打,剧组不惜重金收购新鲜美丽的黄叶,用过的叶子还得捡回来再用,力求拍出最美妙的感觉;甚至专人用电风扇吹干染红的鸵鸟毛,而且全部手工染制剧中所有的服装。张艺谋对于感观上的要求,已经到了一种近乎苛刻的程度。自然,他的这种“精益求精”也终究得到了观众们的认可和回报。张艺谋在《英雄》中就是要追求一种景观化的效果。在这里,“文学内容对电影来说已经降至极低的地位,场面、画面、身体和服饰等视觉因素被无限夸大了,甚至对白变得可有可无,剧本也无足轻重,叙事性就范于景观性的视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