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跨越坎昆的可能选择
如何跨越坎昆?国际社会的预期显然不会太高。即使如此。参与谈判的各缔约方也需要有明确的选择。那就是:不奢望在减排目标等关键问题上大的突破,寻求在快速启动资金、透明度、减少毁林避免排放等问题上达成妥协,实现有限的务实合作。
在气候谈判中,各方的选择显然是务实的有限目标。中国基本目的是要争取到尽可能大的发展空间。尽管身为发展中国家,但在当前的经济和排放格局下,中国并不希望于通过气候谈判获得额外的排放预算空间或资金转移,但基本的底线是不需要受到排放约束或承担资金义务。同时,在气候谈判这样的全球问题上,中国应保持参与和合作的态度,向全世界展示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稳固和战略盟友的伙伴关系,换取和谐发展的外部空间。美国也不希望放弃气候变化这一国际舞台,奥巴马政府会通过各种努力,筹集相应资金,以期获得气候变化谈判的领导权,联合欧盟和部分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大国施压。欧盟仍然希望能够推动国际气候谈判进程,尽管其东扩后内部差异拉大而协调难度增大,但在减排、资金等问题上,仍会全力促进。最不发达国家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希望能够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尤其是额外的资金,以增加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和实现低碳发展。小岛国在气候变化中的道义地位似乎得到进一步加强,敦促各方采取更为激进措施的声音不会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