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6年熊市结束了

2013-07-13 12:01:42 来源:中证网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每次对市场重大转折作出判断后,我都有一个习惯:去了解大众观点。时间是决定价格运动的神秘力量,说玄一点是自然的神奇力,说俗一点是上涨所消耗的能量与其后的消解,存在一种时间上的对称和扩张、收缩定律。
 

  ■ 投资非常道

  每次对市场重大转折作出判断后,我都有一个习惯:去了解大众观点。过去没有网络,常去证券公司营业部听“马路股评”。有了网络之后,到网上搜寻读者对我文章观点的评论,成为最好途径。如果观点受到大多数读者的赞同,我对自己的判断就会产生怀疑,重新分析研究。如被大多数读者唾骂,那这一观点十有八九是对的。

  这倒不是相信相反理论,事实上,相反理论是一种漏洞百出、很难自圆其说、在实际应用中对人的个性、技巧、经验要求很高的理论,因为群众并不总是错的。而我相信,没有心理因素支持的顶和底,才是浑然天成的、真正的顶和底。如果一个观点,如1849点就是熊市底,7月就是熊市结束时,这样的观点同时存在于大多数人心中,那就说明1849点的反弹有很大成分是市场心理预期在起作用。如果这一观点不被大多数人接受,那就说明1849点是市场竭尽全力卖出的产物,其后的上涨则是市场新生力量大力买进的结果,没有丝毫心理预期的作用,大自在就是大圆满。毫无疑问,上周提出的“熊市很快就将结束”,受到了大多数股民的唾骂,虽然被唾骂的力度小于2008年的1664点。而本周的走势则反映在市场竭尽全力卖出后,由新生力量导致的新趋势的开始,涨势如虹,气度不凡,6年的熊市结束了。

  对熊市已结束这一判断,我们可以提供很多佐证。

  先来看估值。前几年,用估值来论证市场底、估值底的做法非常流行,事后证明无一正确。最近有名人也在用估值说事,只是反过来,以估值的国际间横向比较,来论证市场还将调整。确实,在市场尚未充分发育时,估值是无法作国际间横向比较的,因为没有合适的市场规模,就没有合理的估值。但在市场充分发育后,这种国际间横向比较虽然有了意义,却存在着如何比较的问题。因为比较讲究同等基础、同等条件,好比鸡不能和鸭比一样,其中有两个因素必须考虑。

  一是指数类别。我们讲发达股市或成熟股市(就规模来说,沪深股市现在已能称为发达股市和成熟股市),比如美国股市的平均市盈率,一般都指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指数或标普500指数。那是一种成分指数,它们的估值并不代表市场的整体估值。就我了解,美股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一般会在道指平均市盈率的2倍左右,最低不会低于1.5倍,就像现在沪深加权平均市盈率为上证指数的1.5倍以上、上证50指数的2倍以上这样的关系。当我们说美股历史上最高市盈率在20倍到25倍之间,实际上是指道指的最高市盈率,而全市场的平均市盈率最高曾达40倍,并数次接近40倍。拿道指市盈率来和A股市盈率比较没有道理,有意义的应该是道指和上证50指数的比较。从这一角度来说,目前A股的估值水平只能说很低。

  二是历史阶段。中国是一个后发国家,别人已经历过的历史发展阶段,我们正在经历或还没经历。美国在20世纪70到80年代经历过一个产业更新周期,也就是康德杰拉耶夫周期中的宏观调整阶段。在这一阶段中,道指的平均市盈率始终在10倍上下波动,其中最低年份是1979年的6.8倍,也是美股历史上最低市盈率记录。20世纪七八十年代,人类刚刚彻底告别金本位,没有太多经验应用货币政策来应对经济的过度收缩,货币政策过于保守。同时,其遭遇的产业更新周期是全球性的,没有另外的已完成这一更新阶段或正在崛起的足够庞大的新兴经济体来对冲、平衡这一周期对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道指的平均市盈率也只跌到6.8倍。那么,现在中国虽然也在经历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但许多条件都比当时有了极大改善。首先,人类已更多掌握了以合理灵活的货币政策来应对过度的经济收缩;其次,欧美国家早已进入后工业化时代,拉美亚非等一些新兴经济体正在崛起,规模庞大,可对冲、可平衡、可回旋的余地很大。在这种情况下,上证指数的平均市盈率最低已跌到过8倍以下,而上证50指数早在2300点时就低于8倍。因此,估值的国际间横向比较只能让我们得出熊市已经到底的结论。

  再来看看时间。1993年的1558点是中国股市第一轮超大级别熊市的开始,以年线来看,1993年见顶,1994年、1995都是阴线,粗略讲是调整两年(在计算涨跌时间时,我们要有一个零点概念,即见最高点或最低点的这条K线在时间计算上为0,而不是1)。2001年的2245点是第二轮超大级别熊市的开始,时间为4年。而6124点则是第三轮超大级别熊市的开始,到今年历时6年。小时候常做数列游戏,老师写出几个数字,要我们回答下一个数字。当2、4出现之后,下一个数字会是什么?3年级水平就够了:4-2 4=6,或4÷2×4=8,一个呈算术级扩张,一个呈几何级扩张,两个答案全对。而用周期理论筛选,两个答案中最应选的是6,不是8。因为在周期上,只有2013年7月前后,或2014年12月前后这2个见底时点,找不出2015年还将下跌的证据。

  时间是决定价格运动的神秘力量,说玄一点是自然的神奇力,说俗一点是上涨所消耗的能量与其后的消解,存在一种时间上的对称和扩张、收缩定律。

  估值是价格运动的启动力量。当时间的自然力量和估值的启动力量互相重合时,熊市也就结束了。

  (□金学伟 作者系上海金耕信息运营总监)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