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从矿产买卖新趋势看资源股底在何方

2013-07-13 12:01:15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资源底的话题,和资源股的底不一定有必然的关系,但资源股以后如果能见底,这个话题就很有意思。今年上市公司买矿交易次数急剧下降,但海外买大矿势头开始出现,有多家公司则卖矿或部分转让矿产子公司股权。
 

  资源底的话题,和资源股的底不一定有必然的关系,但资源股以后如果能见底,这个话题就很有意思。

  本周,周期类股的活跃使其增加很多关注度。采矿指数近期创下2009年初以来调整新低后,本周强势反弹了约10%,我也重新去翻了一遍资源股,发现一些板块内部的差异。

  不谈资源股的股价,先谈资源的价值。如果从大周期看,矿产资源不可再生,其价值应是逐渐上升的,但价格则可能因某一段时间的上涨过度或提前透支,于是短周期比如数年时间波动较大。资源还是那些资源,密集买矿周期是不是其中短周期赶顶的信号?反之是不是中短周期寻底的信号?从历史看,很难判断周期的长短,信号效应不一定明显,特别是资源之间的差异比较大。比如铁矿石的底终究要视钢铁行业情况而定,而钢铁行业在去产能远未结束的情况下,弱势周期有多长很难判断。煤炭作为基础能源,同样要看整个经济的好坏。

  去年以来,一些偏重资源的行业,买矿、股权转让都多了起来。今年最近几个月这个势头又下去了,买矿减少、卖矿增加,当然,整体上卖矿的数量一直很少。

  据不完全统计,去年到今年初,有超过100家上市公司交易了超过140个矿产,煤矿、铜矿、金矿、银矿以及其他多种矿产。今年上市公司买矿交易次数急剧下降,但海外买大矿势头开始出现,有多家公司则卖矿或部分转让矿产子公司股权。

  上市公司的国内矿产交易,不少带有为催化股价的动机。今年上半年股价无法催动,在行业低迷的情况下,即使买矿也不会受到市场关注,卖矿反而会被市场视为利好。上市公司去年交易的矿产价值超过1000亿元,在2012年度报表超过两成是亏损的,这个亏损比例可能还是很保守的比例,部分公司不一定愿意当年就把实际情况披露出来。去年有多个股在披露买矿的信息后,股价立即连续大涨。有分析人士说,部分公司搞矿的目的在于造势、炒概念,往往是矿一开,项目就不怎么值钱了。

  这种交易,首先关注的当然是价格。国内交易还好,上市公司卖出的矿产,与之前到手成本相比,大部分要高些,当然,这不一定意味着盈利,因为矿产开发要付出不菲成本,无法一一细究各种矿产交易全部成本与收益的差额,所以我们来看看国外的情况。

  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等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度,一些矿业巨头在经济不景气的周期也开始熬不住了,向外挂牌部分铁矿、铜矿、煤矿资产,以回笼资金度过行业低谷。目前已经看到两类公司在准备竞购海外矿产。上一轮中国企业出海买矿是几年前,当然,基本是买在行业景气较好时,价格按现在行情看相当昂贵,以至于买下后就亏损。现在会不会出现新一轮海外矿产收购潮很难说,但部分企业在完成去杠杆后,进入增加杠杆率的周期是正常的,传统周期行业本来就偏好采用高杠杆化经营。煤炭、有色金属等行业在经济繁荣时,之前投入的成本就会加杠杠,同时还价值重估,利润增长很快。

  反映在股价上,在2009年市场整体上涨80%的背景下,有色金属行业上涨了185%、煤炭行业上涨200%,均大幅跑赢了大盘。在经济下行周期,下游消费需求不足、库存上升、价格不振,资源价格重估令其股市表现相当弱,今年有段时间资源股几乎是被市场遗忘的角落。

  以此来看,观察资源股首先应观察其资源的大致价值,国内矿产交易中不那么优质的、价格也没什么优势的公司,缺乏抄底价值,只能偶尔出现概念炒作;国外的矿产交易,近期有一些公司开始高估值买矿,这种企业可能会拥有优质的矿产资源,但可能在行业复苏前已被经营压力所累,最终熬不过冬天;而那些从国际同行手中以割肉价买矿的,终会体现资源的价值。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