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首页 >> 古籍
弘扬优秀传统 加强古籍雕版保护 ——“古代珍贵雕版保护研讨会”在京召开文化
中国文化报 2015-06-18

弘扬优秀传统 加强古籍雕版保护 ——“古代珍贵雕版保护研讨会”在京召开文化

    6月12日,在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册府千华——珍贵古籍雕版特展”在北京国家典籍博物馆隆重开幕。此次展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主办,故宫博物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首都博物馆等14家单位和个人协办。展览共展出来自全国十余家单位和个人收藏的雕版147块以及早期珍贵雕版印刷文献、展品共计200余件。展览开幕当天,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召开“古代珍贵雕版保护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古籍版片收藏单位代表和非遗技艺传承人等50余人与会,共商古代雕版保护、传承工作。

    专家们认为,古代珍贵雕版保护工作,是中华古籍保护的延伸。此次特展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对珍贵古籍雕版的全面展示,研讨会上首次将古代雕版提上保护日程,首部雕版图录编纂出版,这标志着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古代雕版保护是古籍保护工作不断深化与拓展的体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专家们呼吁,要对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古籍版片进行登记、揭示和研究,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同时加强民族古籍雕版保护,促进雕版印刷技艺活态保护和传承,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希望通过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呼吁社会各界重视古代雕版保护,进而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现将与会专家的发言摘登如下。

    ●雕版保护工作应向古籍看齐

    安平秋(作者系全国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主任)

    今天的古代珍贵雕版保护研讨会、珍贵古籍雕版特展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第五批专门收录雕版,这三件事标志着古籍保护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最近几十年来,我们往往很重视古籍的收藏、保护,乃至于古籍的复制,也就是再造。而对过去古籍所依据的这些版片和今天还存留下来的版片,往往关注得不如古籍多,这有它的客观原因,也有我们主观上的忽略。因为古籍相对版片更易保存,尽管它们有共同的致命弱点,比如怕火,但书籍相对好搬运。抗战时,成批古籍从北京运到南京、上海、重庆,甚至运到美国纽约的国会图书馆。版片相对就不好搬运,而在一个地方存放又占很大空间,所以留存下来的古籍显然比版片多得多。

    因为古籍留存下来的多,在图书馆从事古籍整理工作的人也离不开古籍,离不开图书馆,像我们从事古籍整理和研究工作的人,就更多关注古籍、重视古籍,而有时自觉不自觉地忽略了当初印这些古籍的雕版版片。

    今天,古籍保护工作有声有色。在这种条件下,关注古籍雕版保护,重视雕版技艺,这一套程序能够使它延续下来,流传下去,是应该提到日程上来了。所以,今天这样三件事叠加起来,让古籍保护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使古籍保护工作更全面,也更深入。

    今天可以看到宋元版书,却很少看到宋元版书整部书的版片,这是有它的客观条件限制。听说有些地方的版片保存条件不好,使得这些版片有的烂掉了,有的裂开了。但尽管有许多客观原因限制,也有一些地方保护得很不错。大约30年前,我两次到浙江湖州嘉业堂参观,看到版片放在书架上,透气通风,保存效果还不错。前些年到南京的金陵刻经处,那里的版片保存得也很好。有些单位很重视,对版片很爱护。最近得知《乾隆版大藏经》的版片至今还得以保存,由北京市文物局存放在大兴,基本上是完整的。我觉得这就很好,一部《乾隆版大藏经》,过去没有印多少部,今天留存下来的也不多,能够有版片保存下来是非常可喜的事情,也说明北京市文物局等单位非常爱护古籍版片,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我想,今后的古籍保护涉及雕版,涉及版片,不光要从思想上重视,从舆论上支持,从领导上强调,还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创造条件。因为许多单位不是不想保护,而是没有条件。比如没有库房,没有合适的气候环境以及人员管理。希望相关单位能够更多地在条件上,在人力、精力、财力上给予支持,使古籍雕版保护,包括这一套技艺的传承能够落到实处,使今后古籍保护工作,特别是珍贵雕版保护能够在受到重视的基础上,得到实际的支持。预祝古籍雕版保护工作今后既有声有色,又踏踏实实。

    ●古代雕版的文化价值

    史金波(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中国雕版印刷迄于唐初,宋代兴盛发展。现在能看到早期的雕版印刷品很多,唐初有若干件,宋代就有大批文献传世。但是好像没有见过唐代雕版,宋代的非常稀少。纸质印刷品一经印刷,就化身千百,虽然经过历史沧桑,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不少。但木雕版只有一份,印完以后,就刮掉重新刻别的文献和古籍了。另外,木雕版时间长了以后就可能烧掉,所以更难保存下来。我们现在见到不少宋版书,但据我了解,好像目前只有三块宋代木雕版,一块有文字的现在流失美国,另外两块基本都是绘画的,现存于国家博物馆。

    辽代和金代的雕版都没有保存下来,西夏雕版却保存下来了。在讲西夏雕版前,先简单介绍西夏的印刷术。西夏吸收了中原文化,所以文化很发达,他们接受、学习了雕版印刷,同时也接受并发展了中原的活字印刷。在雕版印刷方面,现在能看到的,大量是西夏文的,有经轴装、卷装、还有梵夹装,还有一批汉文的印刷品。另外一个很大的特点,早期的藏文雕版印刷,是在西夏印的,过去我们都说藏文没有很早的东西,原来说最早的是明代南京版的《大藏经》,后来又说元代也有。现在发现,西夏时期就有了藏文的雕版印刷品,而且有蝴蝶装的。

    1908年至1909年,一个俄国探险队把黑水城遗址大量的文献文物挖掘走,存到了圣彼得堡。这些文物中,现在已知的有4块西夏文雕版,都比较完整。其中有一块经文名称是《佛说长寿经》,这4块雕版是我国早期的西夏印刷品,非常珍贵。

    国内上世纪90年代初,在宁夏贺兰县一座西夏时期的宏佛塔中,清理出一大批珍贵文物及文献,其中有2000多块西夏文的雕版残块。这些残块大小不一,被火烧过,已经炭化。其中有1000多块雕版有文字,但已难以辨识。2007年出版的《中国藏西夏文献》将其影印出版,其中一册基本上都是雕版残块印下的图片。虽然残了,但还可以看出字号分大号、中号和小号。大号字的只有一面雕版,中号和小号字的是两面雕版。所以,分析下来大号字印的是比较大的佛经,可能是皇家、官府不惜工本印制的。有几块已经翻译、考证出经名,是西夏文的《释摩诃衍论》。这些应该是保存至今中国最早的木雕版的版片。无论存在国外还是国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产。现在这些木雕版残块主要保存在宁夏博物馆和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部门,请大家不要忽略它们,它们虽然残损了,却是这次展览中年代最早的雕版,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版片是古籍保护的延伸,我建议国家有关部门重视起来,怎样更好地保存?现有保存条件够不够?希望通过此次会议和展览,能够进一步推动、完善古籍和雕版保护工作。

    (责任编辑:吴小燕)

名家作品
更多>>

独爱杨家猫--杨世忠作品

鲁慕迅:气清格迥 花木无言最可人

朱道平:梦幻、玄想、幽秘

朱颖人:韵趣清逸

尤无曲:弦上恰存杳渺声

周亚鸣:桃花杏雨江南(图)

美各州政府的艺术资助拨款

五月底,旧金山市市长宣布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将本市用于艺术方面的政府拨款提高七百万美元,但相对整个旧金山市的财政预算来说,艺术方面的预算仍然紧缩,并且在过去十年中已经下降了25%。

老舍:最懂画的作家(图)

今年是老舍诞辰116周年,中国美术馆在新春举办了“人民的艺术家——老舍、胡絜青藏画展”,不乏齐白石等现当代大师的精品。

中国画当代性问题思考(图)

中国画蕴含着品位、境界、修养、功力、格调、情致、等等中国独特的人文内涵和美学追求。一个艺术家通过笔墨将自己生活、精神、甚至于生命在笔墨的变化里倾注流淌,如醉如痴的在皴擦点染的律动里寻找自然的灵性,一种原始的创作快感油然而生,这便是中国画家欲罢不能的水墨自由世界。

广告代理:安徽中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551-67172789 67172889 传真:67172889

投稿信箱:zgrbshys@163.com

在线QQ:86983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