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克勇: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美术家协会会员
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广西桂林民族书画院特聘画家
俞克勇是一名出生在皖南,成长在军营的画家,部队的沃土滋养了这位皖南汉子。他自幼热爱画画,对自然山川的礴大雄浑,烟云变幻的奥妙神奇,有着无限的遐思和梦想。 在过去的军旅生涯,使他在祖国的南疆边陲领略着哀牢山水的清秀逶迤,元阳梯田的神奇壮丽,哈尼民族的热情淳朴;秀甲天下的百里漓江,桂北腹地的侗乡苗寨……这些都成就了俞克勇其画“博大、憨实、原始、神秘”的特点。二十多年来,他跋山涉水,饱游沃看,陶冶胸襟,感悟自然,努力追求于天地之外,造境于心灵之间的现代山水图式。在创作上他不沉泥于古人,不重复于自己,走着一条成功与失败的艺术创作之路。他钟情于大自然的旷古魅力,神奇造化,欣赏他的画,总能有一股真情实意流淌于心田之间,时常给人的视角以冲击,心灵以震撼。(编辑周涛)
细品俞克勇的画,点或线,山与水,刚与柔,处处透射着灵性与睿智。读俞克勇的《元阳梯田天下奇》、《哈尼山寨》和《侗乡》、《清漓人家》等作品,容易发现,他用现代的构图程式,用凝重的笔墨语言抒写哀牢山天然浑厚的物象,描绘桂北山川的原始与野朴。在沟壑山岭间,迷人的梯田如长蛇舞阵,天梯凌空;清旷空濛的漓江,如青衣少女,温顺儒雅。通过对山、水、云、树渲染的造化,勾勒出树木葱茏,沟壑纵横,溪跌泉响,沉着厚重的山水体貌。在创作过程中注重主观感情的流露与宣泄,从尚自我意识的表达与延伸,他从不追求变奇出新,始终追求山水气韵的凛然与隽永,给人以细微、准确、到位的视觉把握。寻求“混沦雄厚,岚气滥幅”之感(清﹒张庚《画图精意识》)。他将自己的思想赋予于画,以画来传情,以画来言志,处处透射出他对人生的追问与探索,时时流露出他对自然的融通与挚爱,幅幅蕴涵着无限的佛理与禅机。欣赏他的画,如荡舟镜天平湖之中,迷身于层峦叠嶂之间,疑是清风扑面,忽觉茅塞顿开,豁然开朗。其画之所以能摄人以魂魄,予人以美感,皆因他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扎实的文化底蕴,更因其始终以赤子之心洋洒赤诚真情。
“山无十步真,山形步步看”(韩拙《山水纯全集》),旨意是山水画要能近观其质,远观其势,方能气质具盛。读俞克勇的画《桂山纳远风》、《侗家听雨》、《红河之恋》、《西龙禅寺》等作品,画中的坡陀沙岸,舟舍隐人,山岚逶迤,无不给人以流连忘返的心灵旅游,身临其境的真实体验,这或许就是(唐·张璪《文通论画》)“外师造化,中的心源”的精辟论述的验证吧。他以为“结构、脉络、笔墨和色彩是表现绘画的法理,只要能有机的组合,就能达到矛盾的和谐统一”。他的画无论巨幅或小幅,立意高古,经营惨淡,千山万壑,愈出愈奇,重岚叠嶂,越深越妙,皆有“匠心独运”之功妙,其情在法外,理却在法中。古人讲究“审时度候,写四时之景”,对画面空间和时令的把握自然合理,画中“可居”、“可玩”、“可旅”之感极强;对比、呼应、跌宕自然适当;多种境界或幽深,或典雅,或磅礴,或巍峨……均各具姿采,他用内心的真切体验去表达大自然的微妙变化,作品中实处之妙皆因其虚处生发,云烟幻化,碧波浩渺……,浑然一体而无臃堵之感。彰显“无画处皆成妙景”之无穷魅力,故而神采飞扬,涉墨成趣。因此,他的作品的艺术效果往往“出人意外”而又“在人意中”。
俞克勇笔下的密体山水是其画最大的特点之一。画面“密不透风,疏能跑马”,(近代﹒黄宾虹《画语录》)笔墨精于“干裂秋风,春含润雨”的苍润之妙。如《溪边昨雨图》、《大黑山》、《神游哀牢山》等,画面山石岩壁,肌理走势,层层重叠;点线结合,积点成面,浑然天成,于笔巧拙,轻重间幻化出青山绿水,春花秋叶,朝雾晚霞,风霜雪雨,应目会心,因心造境,无不生动而令人神驰。
绝似又不绝似于物象者,此乃为“真画”。俞克勇精于“状物描情”于各类山水,并强调精神对山水的作用,在弱化事物外象特征的同时,强调精神对笔墨的主观影响。还强调是文人赋山水以文化内涵,使山水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丰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为了营造出新颖别致的画境,他经常云游祖国的大江南北,尤其喜欢涉足云南、广西、贵州和四川等边境省份。这与他在南方的生活经历有关。他认为,南方的山水能给人以一种平和、纯净、清旷、雅逸的山水体貌。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思幻。容易激发对南系山水的敬慕和大爱,如宋﹒郭熙《林泉高致》云:“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状,东山惨淡而如睡。”俞克勇的老师当代画家张复兴在(《题画》)中云:“苗乡春意乐融融,漓江九夏亦清凉,行至秋溪看水时,霜山曙色又几重”。这些饱含着泥土的芳香,侵润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都是南方现实生活的真切写照。作为一名画家,始终要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明﹒董其昌《画旨》),“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石涛话语录》)。多年以来,他以常人无法坚持的耐心、毅力和信念,不辞劳瘁,徒步千山万水,用心体会自然之妙,游目驰怀处皆风光无限。他不受时流干扰,独居蜗室一隅,潜心钻研书画之道,袖手伸张处皆是生机盎然。在漫长的艺术征途中,他以坚定不移,百折不挠,乐此不疲的精神品质,忠实的践行着一个画家该做的一切。
画如其人,俞克勇的画和人一样,粗犷而不失精细,阳刚而不失山水之本色,他在习画之初就一直在思索着,如何师法古人,而又不泥法于古人,打破陈规,开辟蹊径。他凭着军人特有的触觉和毅力,博采众长,刻苦钻研。中国画的创作旨意在于意境,虽然繁复多重的点线成为俞克勇山水画的一大特点,然而,为着“尚意”的目标,他巧妙的运用“留白”,在多层次的平面空间里,以密衬虚,虚处着眼,密处发力,以表现幽谷的深邃与静寂;用浓、淡、干、湿及皴、擦、点、染之法,不留痕迹的表现物象之外的虚幻与空濛。在“尚意”艺术之路上孜孜以求于山水画“形”“神”“意”的结合与统一,如(元·黄子久《论山水画诀》)中曰“或画山水一幅,先立题意,然后著笔。若无题目,便不成画”。他注意锤炼构图形式,纯化艺术语言,致力打造全新的视觉效果。融古汇今,他的画有着傅抱石的飘逸超然,黄宾虹的厚重华滋,更有着黄秋圆密体布白的特点;在《云壑青田》、《家在苍茫水云间》、《山那边更美》等画的创作中,能以繁密的线条和缜密的墨点,均备极壮美而饶神韵,自然天成地流露出一种气势宏丽,豪情奔放的气魄。因此,他的画“多具质有而趣灵”的传神境界。他的笔墨之妙,还表现在整体笔墨形式上的把握,注重“写实”与“写意”的结合,讲究“形式”与“装饰”的统一,追求“抽象”与“具象”的表现,。而这些也正构成了他自己的艺术创作风格,如《天梯》、《天网》、《山乳》等画作。 俞克勇除擅长山水画创作外,他还精于花鸟、书法、篆刻。艺术来源与生活,而高于生活,他不断从生活中吸取营养,广泛地嫁接姊妹艺术,博采众长,触类旁通,变它为我用,洋为我用。他喜欢收藏和欣赏古今绘画、书法、篆刻及历代古董器件,通过耳濡默染,开阔眼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艺术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他坚信,天道能酬勤,只有肯下工夫研讨,学习先辈们的成功经验,取其精华为之所用,不断的自我补给,自我充实。就一定能开启艺术之真谛。也正是如此,他的山水画,从“目象”到“心象”,从“笔路”到“心路”,从“感性”到“理性”,都能“取精用宏”,自成体统。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已步入不惑之年的他,热爱生活,热爱艺术,秉承一颗炙热的心,追求艺术的至善之美。在漫长求艺过程中,若能‘费纸三千’换来艺术上的点滴收获,那都将是对他辛勤付出的回报,是鞭策也是激励,虽然他在艺术上取得了一些成功,但他从不追求虚名浮华,默默无闻,潜心习画。他时常聆听前辈们的教诲,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用心感悟自然,纵情描绘山川。澄怀观道,以虚静的胸怀领悟宇宙的广漠无限,用心象自然构成超越物象的审美境界。作为画家,俞克勇对艺术有着深刻的理解,他认为,艺术无坦途,无捷径,唯有实打实地用心去钻,用心去领悟,才能别有一番洞天,言如此,行如斯。一个向往艺术的人,要有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的志气和定力,要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厚积而薄发。在他的《哀牢山系列》、《漓江系列》的山水画创作中,不断强化现代山水笔墨语言,构图形式;不断探索对艺术“精益求精”,竭力“求止于至善”。 成功缘于执着,耕耘必有收获,我们深信俞克勇的画艺会日臻成熟,也必将会迈上炉火纯青的理想艺术之境。
文·马亚杰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 徽省黄宾虹画院院士
编辑·周涛
五月底,旧金山市市长宣布将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将本市用于艺术方面的政府拨款提高七百万美元,但相对整个旧金山市的财政预算来说,艺术方面的预算仍然紧缩,并且在过去十年中已经下降了25%。
中国画蕴含着品位、境界、修养、功力、格调、情致、等等中国独特的人文内涵和美学追求。一个艺术家通过笔墨将自己生活、精神、甚至于生命在笔墨的变化里倾注流淌,如醉如痴的在皴擦点染的律动里寻找自然的灵性,一种原始的创作快感油然而生,这便是中国画家欲罢不能的水墨自由世界。
目前的国内艺术市场上,业内行家、金融资本和企业收藏是最主要的三股参与力量。
广告代理:安徽中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0551-67172789 67172889 传真:67172889
投稿信箱:zgrbshys@163.com
在线QQ:869835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