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600亿元到期资金,规模创出近五周来的新高。随着资金面恢复平稳,且公开市场到期量增加,央行公开市场结束“无为而治”的预期也在升温。分析人士指出,下周央票是否重启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未来央行公开市场恢复常态化操作是大势所趋。
据Wind统计数据,下周(7月13日-7月19日)央行公开市场将有1600亿元央票到期,无正回购到期,到期资金量大概是本周的3.5倍,且为6月第二周以来的近五周新高。自6月最后一周以来,央行已连续三周未在公开市场开展操作。面对下周公开市场到期量骤增,公开市场恢复正回购操作和央票发行的预期也在升温。
国泰君安等部分机构认为,短期内央行公开市场或恢复回笼资金操作。理由主要在于:6月下旬以来资金面逐渐恢复平稳,资金价格水平回落显著;央行货币政策适度从紧仍将持续,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具有信号意义;第三、四季度到期资金量多寡不均,央行需运用短期工具平抑未来到期流动性分布。
但也有一些市场人士表示,目前资金价格偏高,市场流动性预期已经收紧,重启公开市场操作尚待短期资金价格的进一步回落。7月12日,银行间质押式回购市场上,中短期限资金利率基本稳定,隔夜回购利率在3.3%左右,7天利率在3.8%左右,虽然比6月高位回落显著,但相比前5个月均值水平依然高出不少。有交易员进一步指出,7月中旬属于财税清缴高峰期,短期资金利率在较高位置上持稳,显示市场流动性预期仍相对谨慎,有了6月份的“”,估计央行对于重启公开市场操作会更加审慎。同时有市场人士表示,短期利率居高不下,央票、回购一二级利率倒挂,亦打击交易商参与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