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聚焦西藏自治区两会

2012-01-16 12:37:31 来源:西藏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两会看点

高原人民当家作主建设新西藏

2010年11月,我区启动县乡干部换届选举工作,截至2011年7月底,全区682个乡镇、73个县(市、区)党委全部完成换届选举。换届后的县(市、区)委常委695人(不含援藏干部、挂职干部)中,藏族和其它少数民族干部408人,占58.71%,汉族干部286人,占41.29%。对县(市、区)党委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人选进行全额定向推荐提名,对现任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民主测评、民主评议。民主推荐率达100%。从1994年开始,村民自治制度在西藏农村全面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推向西藏各地农村基层。去年,我区全面完成了新一轮乡、村干部换届选举。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着政治民主权利,当家作主共同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

民主权利有政治和制度保障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高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步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1959年开始的西藏民主改革让百万农奴翻身解放、当家作主;1965年,西藏自治区成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藏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制度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进一步高度重视西藏工作,确立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四个确保”的新时期西藏工作指导方针,西藏经历了“一个转折点、两个里程碑”的光辉实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快速发展,文化日益繁荣,社会祥和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来,西藏各族人民在中央政府的领导下,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与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充分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自治权利,投身西藏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了西藏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深刻地改变了西藏的贫穷落后面貌,大大提高了自身的物质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的水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以来的伟大实践,使西藏从一个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封建农奴制社会跨入了现代的人民民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同其他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

各民族合力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

西藏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和平解放以来,党和政府认真贯彻《民族区域自治法》,高度重视民族干部的培养、提拔和任用。一大批民族干部在党的培养下,迅速成长起来,在西藏的发展和建设事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才在党的雨露滋润下茁壮成长。目前,我区专业技术人员中,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专业技术人员达4万多人,占我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75%以上,一支以藏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专业队伍在快速成长并发挥重要作用。全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达2000多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基本覆盖全区各个行业。截至2010年底,西藏干部队伍总量达10.9万人,藏族等少数民族干部已达7.7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79.16%;35岁以下的占60.36%;女干部占41.44%;藏族等少数民族干部占70.03%。全区干部队伍总量稳步增长,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形成了一支以藏族干部为主体、藏汉干部合作、各民族干部团结奋斗的骨干队伍。

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西藏和平解放60年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各族人民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2011年,我区国民生产总值预计达到605亿元,比上年增加12.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长7.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00元,增长13.6%。2006年以来实施的农牧民“安居工程”,让我区80%以上的农牧民群众住上了安全、适用的住房。交通、能源、城市和农牧区基础设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面对新的历史机遇,300多万西藏人民正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团结一心,在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之路上阔步前行。(涂显锋见习记者 王雅慧)

编辑: 冯媛  标签: 我区 科学发展观 两会 零就业 构建和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精彩热图

2011 金句与雷语齐飞

世上十大奇特杂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