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聚焦西藏自治区两会

2012-01-16 12:37:31 来源:西藏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民生之本大如天——西藏籍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好评如潮

特别策划:聚焦西藏自治区两会

我区第五期小型人力资源洽谈会现场,求职者在填写个人资料。旦增西旦 摄(资料图片)

就业是民生之本、社会和谐之基,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在今年的两会上,自治区党委、政府力争使西藏籍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的民生举措得到了代表、委员们的一致肯定。

“这一民生举措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大代表、那曲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李潭林深有感触地说。

2011年9月,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在自治区劳动就业服务局和职介中心调研时强调,力争使西藏籍大学生实现全部就业。2011年11月,陈全国书记在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上所作的报告中指出,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力争使西藏籍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

正是以陈全国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2011年,我区提供公职岗位近13000个,从根本上解决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举办7场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向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累计达6500个;同时,及时兑现奖励资金,鼓励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放路费补贴和生活补助,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区外就业,全年共有16580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基本实现了全就业。

人大代表、区人社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姚瑞峰介绍,为做好全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我区各级各地政府部门出台了各种帮扶、鼓励政策,助推大学生就业,包括“增加公职人员岗位、购买公益性岗位、增强企业就业吸纳能力、发挥就业援藏优势以及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等。同时,我区给予接收大学生并签订5年合同的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按照签订年限给予到中小企业就业的大学生一定的社会补贴;为到区外就业的大学生发放为期一年、每人每月300元的生活补助及1000元路费;对到我区乡镇工作5年以上的大专以上毕业生,给予国家助学贷款本息代偿政策。

“自治区出台的这些惠及万千学子的民生举措,让我们深感振奋。”列席人员、西藏民族学院院长洛松德青说,“当力争使西藏籍大学生实现全部就业的消息传到西藏民族学院时,全院师生都沸腾了,大家都说,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大喜事。”事实上,这项举措在当年就让该校学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为这一政策的实施,2011年,西藏民族学院毕业大学生基本实现了就业。

洛松德青认为,这一民生举措更是给学校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他说,“过去,学校虽然一直提倡素质教育,但始终不尽如人意。如今,自治区提出力争使西藏籍大学生实现全部就业的举措,就迫使学校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上下功夫,因为无论是公务员、公益性岗位还是到区外就业,对学生都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学生没有过硬的自身素质,就没有办法保证有很强的就业竞争力,也就没法完成自治区提出的力争使西藏籍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的目标。所以,西藏民族学院将会以这一政策出台为契机,注重内涵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将更加注重培养西藏需要的人才,紧密结合西藏的发展,为西藏培养更多‘留得住、用得上、起作用’的人才。”

在广大农牧区,力争使西藏籍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的举措更是得到了老百姓的交口称赞。

“我就认一个理,一个大学生就业,就能带动一个家庭。”人大代表、江孜县热索乡乃萨村一组主任西洛以他们村为例说,今年,他们村有一名大学生就因为这项好政策考上了国家公务员,实现了就业。年底时,他把几个月工资拿回来,给家里添置了电视机、新家具等,家里的日子一下就好过了,这对他们全村都是一个触动。过去,村里人看到大学生毕业了,找不到工作,认为读书没有用,家里有小孩的,都是让小孩上完初中就回家务农了。如今,看着有这样的好政策,都深受鼓舞,大家都认识到,知识改变命运。现在,大家就担心一个问题,这项政策能不能持久。

是啊!政策的延续性是很多代表、委员都担心的,针对这一问题,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明确表示,这项政策是一项长期政策,保证西藏籍大学生就业是自治区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王杰)

“十件实事”描绘幸福生活新画卷——民生“十件实事”广受好评

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了今后五年我区将着力解决民生“十件实事”。今后五年,我区将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点办好推进安居工程、改善农牧区条件、搞好生态搬迁、积极扩大就业、着力稳控物价、强化医疗保障、健全社保体系、加强扶贫开发、优先发展教育、抓好防灾减灾和安全生产十个方面的实事,使各族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更多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在今年的两会上,“十件实事”无疑也成为了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热议的话题。稳控物价、医疗保障、健全社保体系……这些措施和目标在代表、委员们的审议、讨论中不断出现。

来自基层农牧区的人大代表格桑央宗、罗布在谈到民生“十件实事”时满是欣喜。他们说,今后五年西藏农牧区民生改善,从推进安居工程建设,到水、电、路、气、讯、邮政、广播电视、优美环境“八到农家”为内容的农牧区条件改善,再到群众关心的医疗保障、教育、扶贫开发等,我们农牧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区党委、政府几乎都替我们想到了,我们还没想到的问题,区党委、政府也替我们考虑到了,这让我们这些来自基层的代表倍感温暖和振奋,也更加增强了我们做好基层基础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人大代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副书记、厅长姚瑞峰说,民生“十件实事”中,特别提出要力争使西藏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这一点抓住了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业是民生之本。在做好今后的就业工作中,我们提出,要把人民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带着感情做事。“千方百计增加公职人员岗位、购买更多的公益性岗位、增强企业就业吸纳能力、发挥就业援藏优势,教育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力争使西藏大学生全部实现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到‘十二五’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左右,切实做到户户有门路、人人有活干、经常有收入。”姚瑞峰说。

做好民生“十件实事”,要优先发展教育。政协委员、山南地区教体局局长扎西加措感触良多:“今年我们顺利通过了‘两基’国检,在这样的背景下,做好民生‘十件实事’中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再次反映了教育事业在我区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的重要地位。”他认为,充足的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坚实保障,优先发展教育对于加快推动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改善民生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一如既往地按照区党委、政府和区教育厅的安排部署,夯实基础教育,全面落实教育“三包”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办学水平。扎西加措说:“大家在探讨民生的时候,其实是在探讨和憧憬未来西藏发展的美好前景和百姓生活的巨变,感受的是党和国家心系我区农牧民群众的情怀。我们对西藏未来五年民生改善充满了新的期待。”

“十件实事”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及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本质要求,对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解决民生问题,实施民生“十件实事”,必将对我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刘倩茹)

编辑: 冯媛  标签: 我区 科学发展观 两会 零就业 构建和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精彩热图

2011 金句与雷语齐飞

世上十大奇特杂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