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聚焦西藏自治区两会

2012-01-16 12:37:31 来源:西藏日报
打印文章   发送给我好友

农牧区发展是关键

我区300万人口中,近80%是农牧民。农牧区的稳定关系西藏全局的稳定,农牧区的发展关系西藏全局的发展。因此,在推进我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征程中,农牧区的发展特别是进一步做好农牧区、农牧民和农牧业工作至关重要,也是我们在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重大关切。

一直以来,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牧区的发展,坚持把该项工作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区党委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农牧区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以安居工程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入丰富内涵的新阶段,农牧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农牧区民生改善取得重大进展。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农牧业相对落后仍是制约我区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仍然存在着农牧民增收难、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医疗文化事业落后等问题。因此,加快农牧区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更好地维护农牧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缓解农牧区社会矛盾,减少农牧区不稳定因素,仍然是我们当前和今后努力的重点和方向。

加快农牧区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我们在实事求是,摸清影响和制约农牧区发展“瓶颈”的基础上,充分认识农牧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当下正在开展的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把改善农牧区民生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广大农牧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解放思想、开拓思路,早日走上致富之路。

我们相信,在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中央和区党委、政府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农牧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农牧民的生活也将会更加幸福。(高启龙)

多办利民之事

新年伊始,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心中却是热潮起伏。因为,他们高度关注的民生话题得到了掷地有声的回答。

“十件实事”件件实在具体,“十件实事”件件暖人心田。这是中央对西藏工作的要求,是贯彻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是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的根本目的,更是全区各族人民的企盼和愿望。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只有始终关注民生、以保障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怀为民之心,多想为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才能真正赢得各族群众的真诚拥护,才能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改善民生,关键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每一项工作,都要尽最大努力,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时刻把各族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好事,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把精力和资金真正用在促进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改善各族群众生活急需的地方,牢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和道德情操。

只要我们始终同各族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把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就一定能够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形成无坚不克、无往不胜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实现西藏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也就一定能够团结和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到2020年和全国人民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王开波)

做群众的贴心人

“格啦,过冬的柴火准备足了吗?”“阿妈啦,这床被子暖和吧?”驻村工作队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一声声问候,哪里就会出现群众满意的笑脸。工作队队员在付出的同时,也从草原上嗅到了芬芳,从泥土中摄取了营养。

是的,广大群众不仅需要生产上实实在在的帮扶,更需要生活上的关怀。自全区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全面开展以来,农民的院子里、牧民的安居房内、田间牧场,广袤的高原大地上处处留下了驻村工作队队员的身影。他们嘘寒问暖,宣传自治区第八次党代会精神,讲解农牧科技知识,共商发展大计;他们和群众在一起无话不谈,亲密无间。

如今的基层,没有高高在上的干部,也没有沉默拘谨的群众,他们同坐在一条田埂上,共喝一碗酥油茶,真诚的话语、和谐的气氛,构成了雪域高原一道道温暖的风景。群众听到的是越来越具体的惠民举措,得到的是能看见能摸着的实惠:工作队队员了解到达瓦家的奶牛品种需要改良、拉珍家的孩子这学期捧回了“三好学生”的奖状……当你把一颗心交给群众,群众就有十颗心争着与你沟通交流,这是广大驻村工作队队员的共同感受。在沟通交流中,工作队也自然而然地与广大农牧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宗旨,千方百计改善民生是国家和自治区的共同愿望。头顶圣洁的蓝天,脚踏厚重的黄土,驻村工作已成为广大群众和自治区两会热议的话题。我们相信,随着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驻村工作队将成为广大群众生产生活中离不开的贴心人。(唐大山)

舞好“三大产业”这个龙头

实现经济大发展、快发展、跨越式发展,离不开如何抓好产业发展与产业进步这一关键问题,离不开国家经济稳步增长这一大好环境。

众所周知,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是国家经济的命脉和基础。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实现西藏经济跨越,舞好“三大产业”这个发展龙头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三大产业”,要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提出的“提升一产、壮大二产、做强三产”的经济战略决策。突出把握好稳中求快的总要求,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转化为推动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行动,把政策措施考虑得更周全,目标任务确定得更合理,各项工作做得更扎实。

发展“三大产业”,要用好、用活、用足中央给予西藏的各项优惠政策和特殊的财政政策。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抓手,抓项目就是抓产业,抓发展、抓后劲。“十二五”期间,中央支持西藏经济发展的226个重大项目将陆续实施,在抓项目建设上,要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强化措施、抓好落实。

发展“三大产业”,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俗话说,一样花开别样红。我区经济如何发展有别于内地发达省区,必须依据我区区情及目前发展水平出台相关举措。提升农牧业,要大力实施粮食增产计划,加快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和蔬菜基地建设,推进农副产品深加工和农牧业产业化经营;壮大工矿业,要重点打造优势矿产业、能源产业、藏医药业等支柱产业;做强服务业,要加快发展旅游业,繁荣物流业,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积极发展金融业。

我们相信,随着我区两会大幕的开启,有全区代表、委员们济济一堂谋长远之道、建有用之言、献务实之策,实现我区“三大产业”更加合理有序、快速协调发展的良策也必将新意连连、亮点频现。(卢有均)

编辑: 冯媛  标签: 我区 科学发展观 两会 零就业 构建和谐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精彩热图

2011 金句与雷语齐飞

世上十大奇特杂交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