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龙门石窟迦叶雕像海外漂流和回归记
2016-03-10 16:37:58
 

  新华社郑州3月10日电(记者桂娟)记者进入洛阳龙门石窟看经寺参观时发现,29尊传法罗汉中的第一祖--摩诃迦叶雕像的上半身不见了踪影,取尔代之的是3幅照片做成的展板,展示的是通过三维合成技术复原后的造像形象。

  原来,迦叶雕像曾被盗凿流失海外,“回归的这尊半身像目前正在瑞典展出。”龙门石窟研究院石窟研究中心主任路伟说,“当年他从崖壁上被凿落,已经成为警示世人的历史遗迹,有必要存留。此外,如果使用新材料对其进行复原,时间长了并不利于文物安全。待其从瑞典归来之后,将会在龙门石窟展示中心专门展示。”

  “迦叶像被盗的准确时间无人知晓。”路伟说,“日本学者水野清一、长广敏雄1936年到龙门考察时,拍下了看经寺二十九祖谱系像,当时的迦叶像保存完好,1940年以后的图片资料中再无此像了。专家根据20世纪上半叶相关图录比对,断定迦叶像被盗凿于1936年到1940年间。”

  1970年,看经寺迦叶像突然现身于伦敦索斯比拍卖行的拍卖会上,被美国芝加哥马丽琳·阿尔斯多夫购买。同年,它又出现在芝加哥艺术俱乐部组织的题为“中国艺术”的James W和Marilynn Alsdorf收藏展上。

  此后,迦叶像归藏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汉密尔顿珠宝商、艺术品收藏家赫尔曼·利维手中。1978年,利维将他的收藏品,包括这件迦叶像,捐赠给了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并被安置在埃尔金石雕街的主展区。

  2000年,龙门石窟申报世界遗产成功,在国际上产生很大影响。此后,加拿大国家美术馆经过认真比对确认,这件石雕就是中国龙门石窟看经寺里被盗走的文物。为了更好地保护人类文化艺术遗产,美术馆决定立即无偿归还中国。

  “让这件文物回到它来的地方。”加拿大国家美术馆馆长皮埃尔·特贝尔说。2001年4月19日,“加拿大政府送还中国龙门石窟雕像交接仪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举行,迦叶像正式移交中方。次日,迦叶雕像安全抵达河南博物院,经短暂停留即送回洛阳龙门石窟永久保存。

  路伟介绍说,回归故里的摩诃迦叶尊者上半身,高0.84米,重96公斤,面部高鼻深目,宽嘴大耳,颧骨突出,酷似西域人。

  “他身穿袈裟,右手擎以莲柄,左肩上部为莲花,腰部以下便是盗凿的断痕,”路伟介绍说,“被盗前的雕像,莲茎和莲花是连为一体的,可惜盗凿时莲花、莲茎被分割、断开,留下永久的遗憾。”

  “迦叶雕像是20世纪上半叶被盗凿而流失海外的龙门石窟诸多文物中回归龙门的第一件造像,这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件大事,体现了对龙门石窟乃至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路伟说。

  据了解,龙门石窟自建造以来,屡次受到严重的人为盗凿和破坏,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国内外不法奸商的蓄意盗凿劫掠,大量石窟佛雕艺术品源源不断地流向了欧美和日本等地。据专家调查统计,龙门石窟被严重破坏的洞窟有96个,佛、菩萨、弟子头像被盗262尊,毁坏其它各类造像1063尊。

  从1991年开始,龙门石窟研究院对流失海外佛雕展开专项调查研究,目前已调查清楚近200件流失佛雕的下落,分藏在世界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及私人收藏家手中。

  迦叶像的无偿送还,开启了龙门石窟流散海外文物回归的序幕。2005年,在“国家重点珍贵文物征集专项经费”的支持下,古阳洞高树龛主尊佛头、火顶洞观音头像等7件龙门石窟石雕像,被盗80余年后回归故乡。

  专家透露,去年年底,龙门石窟启动“流失海外文物数字化复原和数据采集回归工程”。

  “流失文物的回归意义重大,也十分必要,但道路十分漫长,或许流失的龙门文物更多地将以数字化回归的方式重返龙门。”龙门石窟研究院信息中心主任侯玉珂说。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社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