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怀瑜
一个多年来少有人用的词——“沦陷”,近两年被频频兜头冠于乡村之上。似乎,中国的乡村,整体都成了社会发展的“沦陷区”。
去年春节,出现引发争议的《一个博士生的返乡日记》,今年春节,《一个农村儿媳眼中的乡村图景》等回乡话题不断被热议,更有一位上海女孩回江西农村男友家后“逃离”话题持续发酵,“乡村沦陷”的标签,在网上已是随处可见,它更被一些写作者、研究者屡屡使用。
不过,这类文章,大多是蜻蜓点水式的观感,并不能准确地描述当下真实的乡村。尽管当下乡村确有许多需要改进、提升之处,但这却不足用“沦陷”来囊括之。
笔者生于农村,曾在乡镇工作十余年,如今亦常与乡村打交道。且不说儿时缺吃少穿的生活,其他物质与文化享受,当年更是奢侈之想。改革开放后,农村人解决了温饱问题,且人口流动加快,让农村人出去打工成为现实,这也让他们有了凭自己力气和能力挣钱的机会。虽然这样的农村人口流出,又造成了乡村留守问题、“空心化”问题、发展不足问题等。但是,正如乡亲们所言:“如果跟过去比,现在的生活,就像天天过年似的。”
过去各个乡镇区域内,能有一条像样的主干道公路就不错了,可如今“村村通公路”已成现实。过去种粮,自家吃饱后所剩无几,现在种田收入高了,国家还有补贴,即使自己不种,也可由合作社集中承包,坐享承包费。过去农民们一生大病,就会有“一夜回到解放前”的恐惧,现在有了新农合、“大病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乡亲们“看病贵”的压力……
只有生活在农村的“当事人”,以及深入乡村,前后对比之下得来的考察,才更贴近乡村的历史与现实,才能看到乡村的未来,也才不会简单、粗暴地以一顶“沦陷”的大帽子,不合实际地全部盖于乡村的头上。
客观地说,没人否认乡村发展的相对落后和历史遗留下的诸多不足。然而,国家几乎每年的“一号文件”,都会指向“三农问题”。对农村问题当然不能视而不见,更不应该“剑走偏锋”——以“沦陷”之名,将中国农村发展描述得如此不堪。看到中国农村真实的进步所在,我们会增强发展美丽新农村的信心与希望;实事求是地审视其不足,则可以问题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增益补缺。
一分为二,正视现实,而不是坐在书屋里空对空地“论剑”,将文人式的“乡愁”,无端地放大成“秋风秋雨愁煞人”式的所谓“乡村沦陷”——黑夜虽无边,那也只不过是半天之短的阴影。⑧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