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西安1月13日电(记者蔡馨逸 杨一苗 陈昌奇)手捧纸帘,浸入水中,倾斜、上提、放纸、揭帘……18岁的少年张刚站在纸浆池边,同样的动作,一天要重复几百次,即使此时正是数九寒天。
少年的手艺,传自他的爷爷。而这项楮皮纸制作工艺,则传自2000多年前的汉代。古法造纸是西安市长安区北张村的一项传统手工技艺,因纸浆的原料取自楮树皮(俗称构树皮),这种纸被称作楮皮纸。张刚的爷爷张逢学,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楮皮纸制作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
“仓颉字、雷公碗、沣出纸、水漂帘。”这是流传在北张村的一首歌谣,其中,“沣出纸”说的就是楮皮纸。受沣河水滋养的北张村人,从汉朝起,祖祖辈辈都是纸户,家家户户都有造纸作坊,世世代代传承着古法造纸技艺。薄薄一张楮皮纸,承载了张逢学老人一辈子的艰辛与骄傲。
自9岁起,张逢学就跟着父辈学习造纸。将一捆捆干树皮,经过浸泡、碾压、蒸煮、漂洗、踏切、捣浆、抄纸、晾晒等三大门类、七十二道纯手工程序,制成一张张纤薄却韧性十足的纸。
为了去除树皮里的杂质,需要把树皮放在河水里反复浸泡、漂洗。冬天的沣河水像长着刺,扎进皮肤,冷得人直打寒颤。起初没有胶皮靴子,张逢学只能光腿站在河里,顺流而下的冰块经常把他的腿撞得青一块紫一块。
漂洗过后,张逢学和儿子张建昌两人配合着用木桩把树皮砸成约50厘米长、30厘米宽的薄片。当地人把这薄片叫做翻子。再将翻子叠放在切翻床上,用切刀切碎。
近一米长、重达10斤的切刀在张逢学的手中却像剃刀一样轻巧。切刀在湿滑的翻子垛上飞走,羊肉片一般薄厚的碎片随刀而落。“切翻子是最难的,没三四年时间根本把握不住。”张建昌说。
造纸的艰辛不止于此,但一张好的楮皮纸带来的成就感,让这些艰辛不足挂齿。如今的楮皮纸因为韧性强、不易变色、产量有限而成为文人墨客的挚爱珍品,也是北张村人的骄傲。相传,北张村出品的优质纸张,从盛唐至晚清一直是奏折和科举考试用纸。
“普通宣纸,放三年就变成土黄色了,咱的楮皮纸,永不变色。”张逢学手捧楮皮纸,语气颇为骄傲。凭借精湛的手艺,张逢学曾带着他的楮皮纸到过美国、台湾、北京、上海,向全世界展示古法造纸技艺。
然而,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曾经的纸中珍品慢慢不再被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要,手工造纸业逐年衰败。全村曾经三千多户的造纸作坊,如今只剩下6户。而像张逢学这样将造纸技艺传给孙子辈的,更是绝无仅有。
“古法造纸辛苦,还挣不到多少钱,村里的年轻人宁愿去打工也不愿回家继承手艺了。”76岁的张逢学说,“但是我是造纸术国家级的传承人,要尽到责任,在我有生之年,一定得把这个技艺传承下去。”
今年18岁的张刚从技校毕业后,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留在城里谋求一份月薪三四千元的工作,而是回到家乡,传承着造纸技艺。隆冬时节,纸浆池中的水已是刺骨的冷,每抄一张纸,张刚都要把泡得发白的双手放在一旁的热水中暖和一下。
在少年的前面,是传承了2000多年延绵不绝的古法造纸技术。少年身后,手机正在播放着时下最流行的音乐。张刚说,回家学造纸并不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只是为了满足爷爷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