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甘肃:精准脱贫转入总攻
2016-01-09 16:51:28
 

  通过改革唤醒沉睡的财产,让穷地更“宜居宜业”,让穷人有更多富民产业,以精准扶贫整体消除贫困

  甘肃是一个地形狭长的省份,贫困是甘肃省实现全面小康的最大短板。截至2014年底,甘肃还有贫困人口417万。这相当于什么呢?从2015年初算起到2020年底,每天得有1902个甘肃人,也就是差不多一个行政村脱贫,才能宣布甘肃整体消除贫困。

  与时间赛跑,向人民交卷。“十三五”期间,甘肃如何实现“一方水土富一方人”?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表示,加快全面小康进程,是甘肃省“十三五”规划的一个牵引点,补齐全面小康短板是甘肃“十三五”规划建议的着眼点。

  “十二五”期间,随着精准扶贫理念深入人心,扶贫攻坚取得重大突破。按照新的扶贫标准,全省贫困人口由2011年底的842万人减少到2015年底的317万人,五年减少贫困人口525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1年的40.5%下降到2015年的15%左右,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2599元增加到2014年的4897元。用王三运的话说,这是甘肃省减贫人口最多、群众增收最快、农村变化最大的历史时期。

  甘肃省委在“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村整体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甘肃省省长刘伟平说,今后5年甘肃省投向扶贫领域的财政资金多达1500多亿元。而要让扶贫效益最大化,超常投入还须与精准扶贫相配。当前已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精准扶贫大数据库工程,就是从精准识别扶持对象、精准分析致贫原因抓起,促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中共甘肃省委“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持续发力打好脱贫攻坚大决战,首先是提高脱贫实效。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细数甘肃省“十三五”规划建议的内容,大多数与扶贫攻坚密切相关。而建议的核心要义,可归纳为“让穷地更‘宜居宜业’,让穷人有更多富民产业”。

  让穷地更“宜居宜业”,一方面是在“十三五”期间,让现有的6220个贫困村全部通沥青硬化路,喝上洁净、安全的饮用水,用上稳定、可靠的动力电,所有农村危房全部消除,抗震减灾能力显著增强,并且将111万脱贫艰难、灾害较多、隐患较大的群众搬出深山拔穷根。甘肃有2个市16个县属于革命老区和两个自治州,全省“十三五”规划建议特别提出加快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先补齐短板中的短板。

  另一方面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治穷,先治愚。今后五年,甘肃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优先改善,贫困家庭子女上幼儿园和高职,可获系列费用减免。因病返贫是甘肃最主要的返贫原因,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将全覆盖,乡镇卫生院配备所需的全科和专科医生,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病种和救助对象范围都将扩大。此外,每个贫困户都可获得免费学技术,获扶贫贴息贷款,一二类低保户保障水平达到贫困线以上。

  让穷人有更多富民产业。“公司+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将大幅增加。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渠道和流通体系建设,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

  在经济新常态下,甘肃同样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增收放缓局面,这必然使冲刺期的扶贫面临较大挑战。但“互联网+”红利、全面深化改革红利等新的机遇多于挑战,释放出以往不曾有的脱贫增量。今后五年,甘肃省围绕精准扶贫,谋划了一系列改革。

  “不摘穷帽子,就摘官帽子”。这是甘肃过去五年精准释放脱贫动力的一项“破题性改革”。而在“十三五”期间,甘肃脱贫工作责任层层倒逼,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对贫困县重点考核脱贫成效。对禁止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生态脆弱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取消地区生产总值考核。

  唤醒沉睡的财产,让贫困人口多一些脱贫致富的第一桶金,这是甘肃“十三五”扶贫改革的一大主攻方向。除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建立相应流转市场外,甘肃省明确提出,对在贫困地区开发水电、矿产资源占用集体土地的,试行给原住居民集体股权方式进行补偿,探索对贫困人口实行资产收益扶持制度。同时,支持贫困户采取资产参股或以扶贫资金折股量化方式,投入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张钦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