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实现发展动力“换挡”、强力推进创新发展,将是陕西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牵牛鼻子”之策
2015年预计实现生产总值1.8万亿元,人均8000美元;五年来,全省城镇化率提高7.9个百分点,达到53.6%,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处在全国前列;多年坚持财政的两个“80%”用于改善民生,百姓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全省稳步迈入中等发达省份行列……对多年来“能化当家”的陕西而言,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
2014年以来,受宏观经济形势和能源行业不景气等综合因素影响,陕西“十二五”时期以来保持的两位数高速增长势头有所减缓,下行压力也倒逼出陕西加快经济结构转型的步伐。
不过,在经济新常态下,陕西的转型之路仍面临诸多考验。突出表现为,多元支撑的产业格局尚未有效形成,创新潜能释放不足,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趋紧,资源生态环境约束加剧,市场主体活力不强等。同时,投资环境需进一步改善、扶贫攻坚任务艰巨、民生改善需提升质量等“隐形”、“软性”短板也亟待补齐。
面对困难不畏惧,瞄准短板攒后劲。立足新的起点、主动适应新常态,陕西已做了“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战”的准备。
陕西“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到2020年,同步够格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陕西’建设迈上更高水平”的总体目标。围绕这一总目标,提出了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民主法制和生态文明制度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十三五”期间,陕西将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实现发展动力“换挡”、强力推进创新发展,将是陕西促进经济结构转型“牵牛鼻子”之策。
事实上,这也是陕西近年的着力方向。
位于西安南郊的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近年来打破围墙开放办所,大胆鼓励科研人员“持大股”,打破脑力大锅饭,打造出“人才+技术+资金+服务”四位一体的产业孵化“舰队模式”。短短几年间,引进海外高端创业团队30余个,孵化出高科技企业70余家,形成高端激光装备制造、光电子集成电路和民生健康等三大产业集群,企业产值12亿元,带动3000余人就业。西安光机所成为“突围”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支生力军,也是陕西创建创新型省份的缩影和写照。
陕西省委书记赵正永明确指出,要抓住西安被确定为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机遇,紧扣创新驱动发展目标,以推动科技创新为核心,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军民融合、对外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创新,着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为陕西发展奠定坚实的科技基础。
“十三五”期间,为加快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陕西将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同发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发展环境水平和基础设施保障能力。立足已有优势产业,打造能源化工、高端装备、航空航天、食品医药等八大重点产业,陕西努力在存量中激发新的活力;而在优势领域超前布局、抢占制高点,大力发展航空航天、3D打印、机器人、大数据与云计算、节能环保等产业,陕西也决心在“蓝海”中觅得一片发展空间。
“一带一路”战略有望为陕西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中俄丝路创新园、中吉空港经济产业园、中韩合作产业园,三星、微软、中兴、强生等世界知名企业落户,通往中亚长安号货运列车常态运行逾百班次、运送货物超万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两年多来,陕西向西开放的步伐已大为加快。近两年,陕西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36%和34.8%,实际利用外资78.54亿美元,经济外向度提高3个百分点。
“十三五”期间,陕西将与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一道,深化交流交融、务实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强化陕西的交通商贸物流、科技创新、产业合作、文化旅游和区域金融“五个中心”功能。陕西省委认为,经济新常态下陕西省结构调整已经进入倒逼阶段,实现动力转换,是“十三五”的关键任务。下一步,陕西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快释放科教优势,坚持能源深度转化和发展新兴产业战略,紧抓“一带一路”机遇,保持经济趋稳向好的基本面。□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书云陈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