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探索成立“居民区监督委员会” 街道为居民“挑刺”撑腰
2015-12-14 03:16:45
 

  本报讯(记者 栾吟之)自从当上了小区“监委会主任”,海园居民区退休居民徐兴泰马上进入另一种状态——老房修缮、积水点改造等惠民项目,他盯紧不放,比自家事儿还上心; 当听到左邻右舍平日里对居委会有意见,他也特别留心……这要归功于静安寺街道探索成立的居民区监督委员会,让居民们对家门口的党务、居务、财务展开全面监督。

  位于常熟路长乐路旁的海园居委,是第一个试点成立监委会的居民区。为了让更多居民参与小区事务,街道从两年前开始帮助这里建监委会——历经8次居民代表大会和3次民主推荐,居民们层层举荐,“挖”出一批卧虎藏龙的人才。最终,包括老徐在内的5名退休居民“脱颖而出”,其中几位是多年从事财务和工程管理的专业人士。

  监委会成员不拿钱,但活儿不轻松。他们要负责监督居委会财务收支、惠民项目招标方案、对困难家庭的审批,还有其他涉及居民利益、大家要求公开的种种事项。不仅如此,大家还负责监督居委干部的工作作风和廉洁情况。

  不久前,小区里好几个老弄堂同时启动房屋修缮。监委会成员们从工程动工前就介入,大会小会一起参加。在小区积水点改造中,懂工程的监委会成员谢龙弟特别顶真,从工程用料、工费计算等进行全面核算,还自己跑建材市场比价。他发现施工过程中有两样关键材料用得不好,经过据理力争,最后总算“赢了”,大大提升了工程质量。

  监委会“腰杆硬”,还得依靠街道的有力支撑。街道党工委充分赋予他们知情权、质询权、审核权、调查权、建议权等五项权利。让监委会成员列席居民区党组织相关会议,查阅、复制与监督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监督事项和居民区工作者履职情况开展询问质询,还可以对居民区财务报账的原始凭证进行审核。一旦监委会发现问题,可以提请街道召开居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

  最近,静安寺街道已开始尝试在所有居民区都成立监委会,根据居民区规模选举5—8名成员。如今,新上任的监委会成员已经接受培训正式上岗。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