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朱松梅)自去年年底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以来,南水成了北京的主力水源。12日、13日,“中国·丹江口水都论坛”在湖北省十堰市举办,记者在论坛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南水水源地——丹江口水库周边及上游将有可能划分片区,实现精准治理,确保库区水质维持在二类以上。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式通水已一周年,累计向北方调水25.6亿立方米,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3800万人喝上了干净的优质水。其中,北京共接纳南水超过8亿立方米,1100万市民喝上了南来水。
南水北调关键在水质。根据陶岔渠首的监测数据,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始终维持在地表水二类,优于饮用水源地标准。在109项监测指标中,已有106项达到了地表水一类标准。
按照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的规划定位将从“保通水”向“保供水”转变,以巩固和完善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保障水源区的水质水量、风险可控、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十三五”期间,将继续加大水污染的防控力度,有望实现控制单元差别化精准治理。记者了解到,按照规划,丹江口水库周边及上游将划分为水源地安全保障区、水质影响控制区和水源涵养生态建设区三大类、共43个控制单元。在这三类区域,将分别加强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面源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的工作。
通过实地测量,按照水质、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等状况和每个单元对供水的重要性,43个控制单元还将进一步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并制定相应的水污染防控措施,如针对水土保持薄弱区,严控企事业单位许可证的核发等。
到2020年,丹江口水库的水质应持续稳定在地表水二类以上,入库河流水质应优于目前的水质,且全部不低于地表水三类。通过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等措施,每年减少400万吨到800万吨土壤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