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隔空500里 法庭监狱“直通” 上海一中院开通远程审判系统,审理减刑假释案件不用“来回奔波”
2015-12-14 03:16:45
 

  本报讯(记者 陈琼珂 通讯员敖颖婕)昨天12时,随着一声法槌在上海一中院第七法庭敲响,距离此地240余公里外的白茅岭监狱内同步开始了一场减刑案件的庭审。通过刚刚开通的异地远程审判系统,端坐在上海法庭里的两名法官与一名人民陪审员,与地处安徽境内监狱的执行机关代表、检察机关代表及服刑罪犯“隔空对话”,完成“是否符合减刑条件”的审查。

  庭审严格依照诉讼程序的相关规定进行。唯一不同之处是,经由远程审判系统,审理在上海一中院法庭内审判长的主导下推进。进入法庭调查后,监狱民警代表执行机关在白茅岭监狱庭审现场宣读提请减刑建议书并提供相关证据材料。

  随后,坐在上海法庭审判席上的三名合议庭成员,面对远程审判系统终端显示屏,对犯罪闻某在监所内的表现情况、认罪态度、财产刑执行情况等一一进行讯问;闻某则同样面对设在白茅岭监狱的远程审判系统另一终端,向显示屏中的合议庭成员作答。

  出庭白茅岭监狱远程法庭的上海市军天湖农场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亦就证据、罪犯在监改造表现等发表了质证意见及审核监督意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直至罪犯最后陈述,两地视频对话全无阻滞,庭审全程清晰流畅。

  据上海一中院前期调研统计数据表明,35%的减刑假释案件需要开庭或者提讯。在市辖区法院系统内远程审判成熟运行8年的基础上,上海一中院今年10月启动这项跨省市、跨系统的远程审判系统建设。在上海市高院支持和指导下,攻克回声、网络链路复杂等技术难题,实现了上海一中院与白茅岭监狱法庭的点对点加密连接,建成数字化高清远程审判法庭。

  此次白茅岭远程法庭的建成并投入使用,既能满足开庭和提讯审理亲历性的要求,又能节约来回奔波所花费的人力物力,还能确保监狱对押犯安全的需要。与此同时,跨法院系统和监所系统的远程审判让原本由于往返不便而使人民陪审员“缺席”减刑假释案件审理的情况,通过技术保障得到改观。

  上海一中院还将借助远程审判系统进一步扩大司法公开尺度,让群众如同观摩院内开庭案件一样,身在上海就能换领旁听证直接旁听监狱内公开审理的案件。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解放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