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中国观察
北京商用密码销售额占全国六成
2015-12-14 03:16:37
 

  本报记者 潘福达

  手机解锁、公司打卡、银行取款、登录邮箱……密码早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近日,一场关于“密码”的展会——全国商用密码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向市民展示了密码世界的奥秘。记者从市密码管理局了解到,北京市商用密码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截至12月,定点生产单位占全国三分之一,销售额占全国六成,稳居全国第一。

  商用密码“锁”住安全

  密码展能玩出什么花样?是谍战片里惊心动魄的神奇密码道具,还是科幻片中通过声波电波就能秒辨信息?走进北京展区,眼前的密码世界其实一点儿也不炫酷,除了加密卡、密码机这样的企业级产品,就是U盾、手环等生活中常见的物件。

  在天融信展位,一套VPN网关设备引来不少人围观。产品部经理欧阳欣介绍,这套系统可为企业提供安全办公服务,用户可登录账号密码进行各种办公操作,无权限的外人在页面上都查不到入口,办公的全部数据都有加密保护。玻璃柜里放着的几套加密卡,外行看上去就是一块电路板,不过它是可以进行加密运算的加密芯片。“我们的加密产品用于航空航天、外交、军工、金融等领域。”见记者有疑虑,他又解释道,不涉国家机密的密码技术就是商用密码。他打了个比方,一次外交会见并不涉及国家机密,但所有信息都可通过商用密码技术“锁”起来,外人想“黑”进来困难重重。

  小密码藏大天地

  北京早在15年前就成立了密码管理局,从7家定点单位、13家销售许可单位,发展到现如今的170家定点单位、212家销售许可单位。

  “北京的商用密码已经形成了从芯片、板卡、整机到软件、系统和密码服务的完整产业链,而且将更实用,渗透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市密码管理局商秘处处长李少雄说,京产的智能IC卡、智能密码钥匙、动态令牌等等产品,在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领域有了广泛应用。

  密码技术也有国产和国际之分。记者多方走访了解到,目前如金融、教育等多数行业还是使用国际通用的加密算法,但可能会被植入一些漏洞,危及信息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国家对商用密码越来越重视,鼓励国产密码技术的自主研发。小小密码,正成为维护国家主权、经济生活稳定、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制高点和关键点,正因为如此,本次北京展区的主题之一就是“自主可控”。

  “国产加密技术的安全性高于国际技术。”多位密码企业负责人表示,自主加密技术势必覆盖越来越多的行业,为个人和企业信息安全“保驾护航”。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北京日报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