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映花
“小可爱”,看着刚刚的顺风车主对自己的评价,眼看“奔四”、一向自信的文小姐也难免心头一颤。不过,“羞愧”了没两秒钟,还是想起朋友圈的那句名言,“‘顺风车’的世界还是好人多啊”,于是,她回复了车主评价“霸气侧漏、靠谱帅哥”。在一款流行的打车软件上,这并不费什么事,“标签”是现成的。
“顺风车”也许是离共享经济最近的一款产品。因为享受了实惠而心情愉快的乘客、车主们,暂时忘了拥堵的交通、糟心的股市,把社交当成附加值。
“我估计‘颜值爆表’应该是出现次数最多的评价了。”小韩既是顺风车车主,也是乘客。“当然看多了谁也不会太当真。就像那个‘唱吧’软件,就算你五音跑走了三个,每次的打分都低不了。”小韩说,最近用搭车软件都每每感受到深深的“善意”。报纸上常见的信任危机呢?大家好像上了顺风车都懂得了尊重、体谅和理解。
社交需求对于“只想做一个安静的美男子”的方南,有时则是一种挑战。他和以往一样坐到了一辆宝马顺风车的后座,没想到车主不干了,“我开顺风车不是为了挣钱的,是为了交朋友的”。这位看上去胖胖的憨厚车主让方南觉得自己简直太不尊重人了。他只能用全程赔笑讨好,聊到下车,两人互加了微信好友。
当然,好心情和不怎么负责任的赞美都大多来自于“占便宜”的心理。与快车、出租车、专车相比,顺风车无论从使用体验还是定价体系上,目前都称得上是一种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产品。比如,滴滴顺风车在北京是10元起步费,3公里后每公里1元,99元封顶。这个价格仅仅可以覆盖车主出行的部分成本,但重要的是,双倍的车费补贴让车主和乘客都觉得很“划算”,划算到甚至都有那么点隐隐的心虚。与人为善的美好心态由此而来。
世界突然充满了爱?这里面,恐怕还有资本在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