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新华社电5月下旬到6月中旬,国务院部署开展了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第二次大督查。审计署也进行了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从督查和审计情况看,个别地区、部门还存在工作不协调、落实不到位、工作进度慢等问题。针对督查中发现的多地存在建设用地大量闲置等问题,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和部门限期处理解决好存在的问题。
整改事项涉19省份
根据记者跟随督查组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影响政策落地生根的“中梗阻”现象仍比较突出:一些部门对中央部署存在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传达文件的现象;一些部门缺乏一线调研,对重大政策措施“最后一公里”的实际效果心中没数;一些部门和地方在落实重大政策部署时,囿于局部利益,相互推诿扯皮。
通知要求整改的事项共有26项,其中21项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甘肃19个省(区、市),5项涉及发改委、财政部、审计署、质检总局、工信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海关总署、食品药品监管总局9个部门。
督查发现弄虚作假
督查发现,多地存在建设用地大量闲置的问题。有的地方2009年-2013年已供应的建设用地中,闲置土地总量占当期年平均供应量的28.6%,有的地方达30.5%。
在财政资金使用方面,督查发现,有的地方财政预算资金支出缓慢,今年前4个月综合支出进度仅为23.3%;有的地方财政沉淀资金数额较大,安排分散;有的地方还存在2014年及以前年度中央预算内投资存量资金。
在棚户区改造方面,督查发现,有的省份今年上半年棚户区改造开工率不足30%,进度偏低。
在具体项目方面,督查发现,有的项目从2012年批准立项并初步设计,直到2014年才批准施工图设计,截至督查时尚未开工;有的项目2010年就下达项目资金,截至2015年5月尚未建成,且存在大量闲置资金。
尤为严重的是,督查发现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有的地方,以虚假文件取得中央关闭小企业补助资金;有的地方虚报棚户区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开工任务、违规分配保障性住房。
各有关地区和部门整改方案要在2015年8月15日前报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