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以系统思维科学防治水污染
4月16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将实施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和生态修复制度,节约保护水资源,全力保障水生态安全。“水十条”提出,到2020年,长江、黄河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全国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得到消除,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为95%左右。到本世纪中叶,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这是令人欣慰的目标,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水污染防治是我国新时期发展中一件刻不容缓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污染现象日益凸显,从1995年至今突发水环境事件1.1万起,平均每天1.5起。我国地表水已有近1/10失去使用功能;1/4的重点湖库呈高营养状态;地下水水质监测点中,较差的逾6成,极差的近1/6;全国9个重要海湾中,6个水质为差或极差。
我国水资源总量也在连年下降。1950—1999年,我国水资源总量的年统计平均值为27950亿m3。但近15年,年均水资源总量已下降为26800亿m3。人均水资源量下降趋势更为明显,2000年至2014年的平均值已达1990m3/人,进入中等缺水国家行列。
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给子孙后代留下了隐患,亟须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科学治理、严格保护。
制定科学的水情考量标准
要掌握真实的水情,需要有科学的考量标准。
1992年,笔者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技部门任高技术与环境顾问,主持制定了水资源与环境标准,被美、法和越南等多国引用。
以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只有以人均1700m3为缺水线的粗标准。为制定水资源与环境标准,我们组织力量遍查联合国110国、302个地区的水资料,经整理分析,取统计平均值得出了具体标准:人均水资源量在3000m3以上为丰水;2000m3—3000m3为轻度缺水;1000m3—2000m3为中度缺水;500m3—1000m3为重度缺水;低于500m3为极度缺水;人均水资源量300m3左右为维系可持续发展的最低标准。
事实证明,这一标准符合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从目前看来,除6个丰水国家外,到2050年其他国家人均水资源量将低于3000m3,即世界大部分地区将由丰水进入缺水状态。
针对世界严重缺水地区不断增加,我们定出了300m3/人的维系可持续发展最低标准,对跨流域调水与缺水移民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考虑到上述标准只是生活与生产的需水标准,如沙漠绿洲地旷人稀,人均水资源量可能很大,但水生态系统恶劣而脆弱,同样难以保障可持续发展,我们同时确立了“生态水”的概念,建立了地表径流深的水生态标准(见附表)。
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是水的三大子系统,是一个统一体,不可分割。没有水资源就无所谓水环境,没有好的水生态系统就不可能有好的水资源(量)和好的水环境(质),过去的认识误区就在于分割了这一共同体,形成了“九龙治水”的不利局面。
有了对实际情况的科学认识,还必须有理论指导。笔者自1985年起持续进行实地调查和理论研究,创立和完善了水资源总量控制工程管理动态平衡模型。
该模型的主旨是在流域内对水资源实行总量控制,达到量与质供需动平衡状态,从而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可持续发展。根据水资源循环的规律,总量控制以年为时间单元,有模型如下:
水资源总需求WD=水资源总供给WS
其中水资源总需求WD包括:生活用水Dl、生产用水Dp和生态用水De,WD=Dl+Dp+De。
水资源总供给WS包括:地表水Wg、地下水Wu和再生水Wr,WS=Wg+Wu+Wr。
Dl+Dp+De=Wg+Wu+Wr
这一模型将传统的“以需定供”工程思维方式改为“以供定需”,通过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在流域范围内实施双向调节,维系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三生”需求与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三源”供应之间的动态平衡。这一平衡不是静止的平衡,而是动态的平衡;不是算术的平衡,而是函数的平衡;不仅是数量的平衡,也包含质量的平衡。这样才能科学、全面地分析,达到人与自然和谐,才能保证经济发展、各种用水与水生态系统安全。
依据水文学和生态学,水资源的分布及其所支撑的生态系统是以流域为单元的,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的水资源利用系统应与流域相吻合,即以流域为模型系统分析的边界。这一模型不仅是水资源供需平衡的保障,也是水污染治理的依据。
123下一页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