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评论频道> 中国观察

杭州探索生活垃圾分类 15年“处理”跑不赢“增长”

2015-05-06 08:2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陈文文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杭州每年的垃圾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然而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却毫无增长。杜欢政称,建议引入企业,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垃圾产生价值。
 

  杭州每年的垃圾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10%以上,然而垃圾末端处理能力却毫无增长。

  作为垃圾减量化的重要源头,垃圾分类一直被“寄予厚望”。杭州自1986年起就开始探索生活垃圾分类,2000年被列入建设部制定的全国八大试点城市,在分类试点经验以及模式上,一时走在全国之先。15年后,试点还在“试点”,与一个现代高效的分类回收体系相比,依然有不少距离。

  建立长效机制难在哪

  “杭州的起点是很高的。”仓桥社区主任赵乃刚记得,2010年开始,杭州率先在37个小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就买垃圾袋一项,杭州可能是全国唯一在市区“包办”垃圾袋的城市。然而,今年开始,西湖区停止了“免费垃圾袋”的供应。

  新金都是杭州第一个家庭生活垃圾分类示范小区。看着“五颜六色”的垃圾袋,分管指导该小区垃圾分类工作的黄女士非常痛心,“现在来运垃圾的哪里还看得出分类,都是混装。这些不可降解的垃圾袋,本身就造成二次污染”。

  “垃圾分类建立长效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顶层设计和操作层面的诸多环节。” 同济大学循环经济研究所所长杜欢政说,“许多地方都是政府唱独角戏”,杭州的情况有代表性,一开始用力过猛,在绩效不明显的时候松了劲。如果一开始由垃圾袋厂家直接供应超市,政府对厂家给予一定补贴,由居民自行购买,是不是能走得更远?

  资源化利用怎么用

  垃圾有两个属性。易腐烂、有臭味、对环境有污染,对其进行处理具有公益属性;同时,垃圾又具有资源价值,对其进行循环利用又具有经济属性。目前,杭州正在第二个属性上想办法。

  一般小区门口都有黄绿两个桶。绿色桶装厨余垃圾,黄色桶装其他生活垃圾。此外,还有红蓝两个桶。红色是有害垃圾,蓝色是可回收物。“但我们发现,黄绿两个桶永远是垃圾分类最大的难点所在,混装的比例太高,所以今年我们开始引导大家先正确分类红蓝二桶。” 市容环境卫生监管中心负责人称。

  调查显示,城市居民垃圾中,一些纸张和塑料成了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最大的阻碍。

  杜欢政称,建议引入企业,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链,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垃圾分类、使垃圾产生价值。

  杭州尚在酝酿对垃圾不分类的居民进行惩罚。然而,“罚多少是个问题。罚得少,居民觉得无所谓,同时执法成本太高,难度也大。”杭州城管委一位负责人称。

  《浙江日报》 5月5日9版

  记者陈文文 本报有删节

  《 人民日报 》( 2015年05月06日 14 版)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