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际时评
新华网评:请让孩子的眼睛看见“光明”
2016-02-02 08:11:24
 

赵银平

  看到一则新闻,说的是:安徽省宿州市宋庙小学30名贫困学生接受了某银行合肥分行每人1200元的捐助。在捐资仪式后,所有相关人员,包括这些学生,一起前往饭店就餐。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筹集这笔餐费,宋庙小学已经提前向受捐助学生家长每人收取了200元,共计6000元备用。

  虽然被媒体曝光后,安徽省纪委已经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处罚;虽然,在去年12月,宋庙小学校长马计杰就因听闻有记者询问情况而联系家长退还了钱;虽然,对于有媒体报道的“如果不掏钱就换捐助对象”一说,省市调查组事后核实,并不准确……虽然,有这么多的虽然,可我还是觉得害怕,害怕那些接受捐助的贫困孩子们,已经看到了这一切,记住了这一切。

  孩子的心是更为敏感的,没有人愿意戴上“贫困学生”的标签。拿捐助是为了能继续读书,而不是要将自己家庭的困顿张扬于所有人面前。所以,当这些接受捐助的学生面对着饭店里琳琅满目的饭菜时,他们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滋味?他们会不会默默看着叫不上名字的菜,想着自己家从来没吃过这样好吃的,在内心里生出愤恨与不平?会不会默默猜测,这一顿饭会值多少钱,爸妈要卖多少粮食打多久工才能挣够,因此会灰心,觉得美好离自己太遥远?

  我更害怕的是,万一他们知道为了这餐早就被计划好的“下馆子”,学校提前跟他们贫困的父母每人收了200元,对他们的冲击会有多大。大人们或许已经习惯了这种“潜规则”,习惯了对权力的无奈服从,习惯了这种冷冰冰的利益与交换。可是,孩子们能理解大人们那种理所当然的“计算”么?

  都说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可是,少年的“智”与“强”,不仅仅是智力的健全与身体的强健,还包括心理的健全和人生观世界观的强健,而后者的培养,不仅有赖于当事人的努力,也与社会环境有着莫大的关联。如果少年的眼睛看多了“黑暗”,如果少年的眼睛寻找不到“光明”,他们的心里会不会也蒙上一层黑幕?

  好在,宋庙小学捐资事件中的有关责任人都受到了应有的处罚。我想,或许已经知道真相的孩子们,会觉得好受点吧。可是,这一次黑幕揭去,就一劳永逸了么?当然不会。如果不破除产生黑幕的根基,终会有孩子沉沦在这黑幕里。

  我承认,破除产生黑幕的根基,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也非一人一地之力能完成。这需要的是国家法治的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的完善、扶贫力度的加大……但除了这些宏大的层面,我们每个成人,做每件事时都更应该躬身自问:你希望孩子们知道你做的这件事么,你可以光明正大地跟他们说这件事么?别忘了,现在在孩子眼中心中种下什么,决定了当你年老时收获的是什么。现在的孩子们,就是未来社会的操舵者啊。

  当然,也或许是我这个大人想得太多了,对这次捐助事件中的孩子们而言,也可能只会为吃到了一顿好吃的而开心。如果是那样,我会庆幸,孩子们吸收到了长身体需要的一些营养。我更庆幸,孩子们的眼前,还没有黑幕的遮挡。那么,这片纯粹的“光明”,我们更要好好呵护,不是么?

  请让孩子的眼睛看见“光明”。为他们,为我们,为每一个人。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新华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