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月8日电 (记者 陈康亮)在经历大跌、熔断、提前收市之后,中国官方多举措稳定股市。7日收盘后,提供流动性支持、防范减持高峰乃至暂停熔断机制等相继出台,分析人士认为,官方政策加码顺应市场要求,有利于维护股市稳定。
7日晚间,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分别发布公告,决定自1月8日起暂停实施指数熔断机制。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也表示,虽然“熔断机制不是市场大跌的主因”,但“权衡利弊,目前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
申万宏源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桂浩明对中新社记者采访表示,熔断机制实行了4个交易日,指数大跌,其中两个交易日4次触及熔断阈值,最终两次提前收市,这样的状况是不正常的。虽然股市下跌并不是由熔断造成,但是熔断机制本身信息不完善且与现实市场脱节,对股市的下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桂浩明进一步指出,此次管理层暂停熔断机制,属于审时度势、顺应市场要求的明智之举。
对此,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也指出,暂停熔断机制是稳定市场的一个重大举措,现在市场中投资人不成熟,市场接受能力也非常脆弱,在这种情况下熔断机制还有待完善,需要进一步等待更好的推出时机。所以,现在暂停熔断顺应了市场需求。在限制减持等其他维护市场稳定的政策配合下,市场有望企稳回升。
针对减持问题,7日中国证监会也发布规定,要求大股东在三个月内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一;同时,上市公司大股东通过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需提前15个交易日披露减持计划。
对此,武汉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百分之一”这一数字表明监管层不反对减持,但是要求减持有序进行、不能投机;此外,提前15个交易日的规定能够让市场和投资者拥有足够应对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难题。
除了证券监管方屡有行动外,货币当局相关政策亦对股市形成一定利好。1月7日,中国央行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00亿元人民币逆回购操作,至此,央行本周在公开市场投放2000亿元资金,算上周二的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本周资金净投放额达到1900亿元,创11个月以来新高。
对此,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央行此次投放大量资金同当前市场较为偏紧的流动性有关,股市触发熔断阈值,外汇市场和债券市场也连续下跌,市场情绪又回归至保守。央行此举意在向市场传达努力保证市场流动性充裕、维持市场稳定的信号。
受此影响,8日的中国A股开始显露企稳迹象。截至当天早盘收市,四大股指悉数飘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上证综指报大涨逾2%。(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