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经济|社会|热图|专题|节会|人事变动|地方企业|文化 •  旅游|
  各地: 安徽 北京 重庆 大连 福建 广东 广西 海南 黑龙江 河南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辽宁 四川 山东 上海 陕西 深圳 天津 新疆 云南 浙江
中国在线>华中地区>湖南>湖南志
湖南地方志历时介绍
2011-07-01 13:19:31     

打印文章 发送给好友 分享按钮

3、宋元湖南地方志书

湖南一境宋属荆湖北路和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今湖北、湖南两省西南部地,荆湖南路,今洞庭湖以南地。在今湖南省境内,辖12州。元时,除永顺安抚司地属四川行中书省外,绝大部分地区属湖广行中书省。

到北宋时,朝廷几次下令各地纂修图经,特别是宋真宗时期,任命翰林学士李宗谔等人,按照统一的体制,对所有的图经重新加工。到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修成《祥符州县图经》1566卷,另有目录2卷,抄成342本,在第二年颁发各地。湖南一境甚多,比较重要的有《祥符衡州图经》、《祥符茶陵图经》、《祥符郴州图经》等。前两种有清陈运溶从《舆地记胜》中辑录的佚文,记山川河流,考地理沿革,明故城古迹。《中国古方志考》说《祥符衡州图经》"宋李宗谔纂"不准确。于《祥符郴州图经》,李宗谔写了一篇很长的"序",详细地叙述了郴州从夏周至西汉景德元年的建置沿革,间有户口数,脉落清晰可考。还有属于"通志"性质的宋佚名纂《荆湖北路图经》六十三卷、《荆湖南路图经》三十九卷,宋《绍兴秘书省续到四库阙书目》卷二、《国史•经籍志》都有记载。图志是一度出现在隋、唐、宋、元的一种地方志书,它同图经实是一类,内容和形式并无多大差别,亦是先有图有文,后图亡而仅存文字。隋唐二朝,湖南无图志记载。至南宋才有图志数种,绍兴《衡阳图志》(宋张敦颐纂),淳熙《舂陵图志》(宋赵汝谊修,章颖纂)、《邵阳图志》(宋李韦之纂)、《桂阳图志》(宋郑绅纂),淳祐《湘阴图志》(宋胡哲纂),《澧州图志八卷》(宋霍箎纂),均亡佚无从考察其内容和体例。

地方志书在南宋有很大发展,方志体例、结构已基本定型,图经、图志与方志已融合为一。正如方志学家张国淦在考察早期志书后所言:"方志之书,至赵宋而体例始备。举凡舆图、疆域、山川、名胜、建置、职官、赋税、物产、乡里、风俗、人物、方技、金石、艺文、灾异无不汇于一编。隋唐以前,则多分别单行,各自为书。其门类亦不过地图、山川、风土、人物、物产数种而已。"(张国淦《中国古方志考》"叙例")南宋时,湖南称为"图经"、"图志"的志书不多,而"志"的数量有较大增加。有目可查的有《长沙志五十二卷》(宋赵善俊修,褚孝锡纂)、《续长沙志十一卷》(宋佚名纂),录绍兴以后事,《星沙集志》(宋真德秀纂),《渌江志十二卷》(宋张耕纂),《浏川记》(宋佚名纂),(淳祐)《攸县志》(宋佚名纂),《都梁志二卷》(宋郑昉纂),《岳阳甲志二卷》(宋马子严纂)、《岳阳乙志三卷》(宋张声道纂),(宝祐)《平江志》(宋佚名纂),《衡阳志》(宋宋刚仲纂),《零陵志十卷》(宋张埏纂)、《零陵志十卷》(宋徐志明纂),《桂阳志五卷》(宋周端朝纂),《黔阳志》(宋饶敏学纂)等。张埏,孝宗朝知永州,淳熙年间修《零陵志十卷》,徐自明在嘉定十年知永州,越二年,重修成《零陵志十卷》,其间40年,两修《零陵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宋时期湖南地方志纂修工作的迅速开展。上述志书全佚,有辑佚文字行世。

两宋时期,还有衡山李芾《南岳衡山记》,南岳释文政《南岳寻胜录》,佚名氏的《湘水记》、《沅水记》、《洞庭谱记》,周衡《湘中新记》,武陵柳拱辰《永州风俗记》,佚名氏《道州风俗记》、《沅陵风俗记》,吴致尧《九疑考古》、洛阳陈与义《岳阳记录》,临江徐得之《郴江记》,缙云田渭《辰州风土记》等。比较重要的有《南岳总胜集》、《岳阳风土记》、《溪蛮丛笑》。《南岳总胜集》3卷,为南岳道士陈田夫所著。田夫,字耕叟,居南岳九真洞老圃庵,往来于七十二峰。30多年间,访求前古异人高僧灵迹,考其事而纪之,断自三皇以来,迄于宋,凡四五万言,分上、中、下卷。首卷列1个总图、5个分图,及五峰灵迹,又洞天福地以至历代帝王为27类。中卷叙寺观及所产杂药、奇花、灵草、珍禽异兽。下卷叙唐宋异人高僧,末附隐逸之士。清阮元评曰:"征引博而叙述简,深有体要"。此书被收入《道藏》,是一部关于南岳道教、风土古迹的史料书。《岳阳风土记》在明嘉靖刻本《古今逸史》中,被收入《四库全书》,建安范致明纂。致明,字晦叔,元符进士,徽宗时以宣德郎谪监岳州酒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介此书曰:"书虽一卷,而于郡县沿革,山川改易,古迹存亡,考证特详。如乐史《太平寰宇记》谓大江流入洞庭,致明则谓洞庭会江,江不入洞庭,惟荆江夏秋暴涨,乃逆泛而入,三五日即还,名曰翻流水。……沈亚之《湘中怨》,记岳阳楼闻汜人之歌,致明则核以地形,谓舟中之歌,楼上不辨。杜佑《通典》谓巴邱湖中有曹洲,即曹公为吴所败烧船处,在今县南四十里。致明则谓今县西虽有曹公渡,考之地理,与周瑜曹操相遇处绝不相干。……郦道元《水经注》谓澧水会沅,然后入湖。致明则谓澧沅虽相通而各自入湖,澧所入处名澧口,沅所入处名鼎江口,皆确有引据,异他地志之附会。其他轶闻逸事,亦颇资采择,叙述尤为雅洁,在宋人风土书中,可谓佳本矣。"《溪蛮丛笑》一卷,南宋朱辅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云:"溪蛮者,即《后汉书》所谓五溪蛮,章怀太子注,称武陵有雄溪、樠溪、酉溪、潕溪、辰溪,悉是蛮夷所居,故谓五溪蛮,今在辰州界者是也。辅盖尝用官其地,故据所闻见作为是书,所记诸蛮风土物产颇备,如阑干布之传于汉代,三脊茅之出于包茅山,数典亦为详赡。至其俗尚之异,种类之别,曲折纤悉,胪列明析。事虽鄙而词颇雅,可谓工于叙述,用资考证,多益见闻,因不容以琐屑废焉。"以上诸书,今都有整理校勘本问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


新闻热搜
 
商讯
专题
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 详细

各地新闻
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伟大觉醒,显示了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愿望、勇敢开辟建设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决心。>> 详细
点击排行
  中国共产党90年大会召开 胡锦涛重要讲话(全文)
外交部发言人就“中国黑客”、埃及冲突等答问
 
视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