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明 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科群首席专家、教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带头人、现代校长研修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不久前,上海社会科学院发布师德报告,结果显示超一成家庭给老师送过礼。对此我认为:自古以来,包括孔夫子在内的执鞭任教者收获的是“明”礼(维系生计必需品),倡导的是以礼相待,这与教职的兴起与普及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而校长的“职业观”,可以说是促进“教职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职观,可谓是教师校长职业观念的简称,意指法律规范的教师职能活动及其理想的社会性期待。与其他职业相比,教职观涉及领域广泛,诸如怎样看待教育,如何调节教师职业既有公共服务性质又为个人谋生手段的关系,能否从职业伦理的角度,以“为人师表”要求包括校长在内的教师日常言行具备全人格形象,等等。教职观的演变过程大致可以归类为以下三种类型:
视为天赋圣职者的教职观。一般指教育制度和教师职前培养教育的教职观念,其特征是强调天职观而忽视该职业的社会性。天职观视教职为天赋圣职,对于适当合理的工资待遇、按劳取酬、明文规范的职务内容、客观评价的专业能力持暧昧态度,经常被当权者用来宣扬经典或诠释要义。由于东方的教职观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把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使其以克己复礼、卧薪尝胆、勤于耕耘、甘受清贫、无私奉献、两袖清风等等圣人贤者的音容笑貌展现于世;为人师表也必须具备“清贫”“克已”的品格及境界,因而教师形象及其社会地位经常以“园丁”“春蚕”“蜡烛”等美好比喻公示于众、教化于民、严律于己。
视为教育公务员的教职观。但是随义务教育的兴起与普及,在欧美,教师职业被看成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职业,开始否定过去不讲究计时计量报酬的奉献性圣职观,进而关注教师工作的社会作用及其报酬价值。随着工业化的进展,教师之职因其具有的就业资格和职能活动等特性而逐步成为一种注重知识技能水准的专门性职业,先在发达国家达成共识并施行相关的政策措施。与其他专门性职业相比,社会需要的教师量大人多,教师工资基本上由公费支付,这让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很大。正因如此,教师职业实际上得到的报酬要比医生、律师等专门性职业者低,因此促使教师为提高生活水平而要成为按劳取酬的知识型教育劳动者。欧美国家先是组成教师工会组织,教师为改善自身待遇而开展各种维权运动;战后日本教师工会组织日教组公布的《伦理纲领》中明确宣称“教师是劳动者”,试图通过工会维权运动来实现政治性主张和经济性要求。有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将教师认可为教育公务员,其职业身份、社会地位和生活水平得到一定保障。但是,把教师视为教育劳动者的教职观是与传统的圣职观相矛盾的,因而造成政府部门和教师工会之间经常出现各种对立与冲突,两者都难以自圆其说,由此而造成一线教育教学的困惑与混乱,也给青少年身心发展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
视为专门性职业的教职观。在世界各国劳工运动(包括教师工会组织的罢教罢课)纷纷兴起、教职观处于混乱的20世纪60年代,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提倡“教育工作应作为专门性职业”,“具有个人和共同的责任感”。鉴于此的解释尽管不一,但教师工作是一项专门性职业(Profession)的教职观被普遍认可,不论是当权执政的行政部门还是教师工会组织团体,在彼此妥协、诠释存异、达成共识的现实社会舞台上都关注和强调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我国自古以来的儒家师道观(圣职观),也随清代末期的《奏定学堂章程》照搬日本学制之后发生质变,由模仿日本型(1904年)变为美国型(1922年),后又转成苏联型(1951年),乃至今日力图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教育体制机制。伴随而行并已历经111年沧桑演变的教职观,也在模仿或学习发达国家过程中发生着演变革新,记载了多少理想与失望、政策与落空、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这些经验教训能否在今天引起人们重视以及重视到何等程度?将影响或决定我国师资队伍建设的质与量。其中最重要的经验教训之一,就是正确认识教师形象到底是实像还是虚像。西方社会理想的教师,已经由行为主义理论熏陶的技术员型教师(20世纪70年代)、认知主义理论训练的工程师型教师(20世纪80年代)发展成为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反思型教师(20世纪90年代)。这样一种教职观演变可作镜鉴,以求共同探究21世纪东西文化交融及其升华之师道,这可以说是与时俱进、气象更新的校长“职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