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一位校长的困惑——教育改革“不允许失败”?
2015-05-18 11:07:09
 

焦海洋 绘

  教育改革可不可以允许失败,一直是争辩不休的话题。我们今天刊发的这篇报道是一位教育实践者——一位小学校长的来稿,他以亲身经历和思考,试图揭示这一令教育工作者感到困惑的话题,同时也让我们看到教育改革之难。难就难在改革的可能受益者往往扮演着双面人角色,一面喊着改革,一面惧怕改革失败。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我们刊发在此,也期望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讨论。

  “人们只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改革”

  “你们这不是把我们的孩子当小白鼠吗?我们的孩子不允许做你们课改的牺牲品。”

  前不久,到一所学校去考察。这所学校及其校长以务实的课改理论和经验,在省内有一定的影响。听了校长的课改专题报告和两节示范课后,我提出到教学楼看看老师们的常态课。孰料校长面露难色,说:“我们要听课,是必须提前一天和老师打招呼的。”我提出疑问:“您所倡导的课改理念和我所听到的两节展示课,我特别认同,我想了解一下,全校老师中,究竟有多少人在努力进行这样的改革。”

  这位校长坦言,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了多年尝试,取得了良好成效。曾尝试在全校各学科层面推开,推行不久,家长就给当地政府领导写信,反对把学生当“试验品”。政府领导担心教育“失败不起”,劝他“稳妥”为好。领导还善意提醒他:“你不搞课改还好,一搞万一搞出了群体事件,得不偿失。”他迫于无奈,只好不了了之。现在,仅有一部分教师跟着他搞课改。

  “那段时间,我很苦恼,为什么我们那么多沉闷、乏味、低效甚至看起来不负责任的课堂,家长和一些教育者可以坦然接受,而我们想推进教育改革却备受质疑和阻拦?善意的教育改革能失败到哪里去?不就是担心成绩暂时有点滑坡或者提高不明显吗?”这位校长无奈地说。

  他只说对了一半——即使是在两年或者三年后,最终能够大面积提高学业成绩,又有多少人能够耐心等待和理性支持呢?人们只希望看到立竿见影的改革,否则,就是“失败”。

  我校曾推行小班化课堂改革实践,要求教师尝试把课堂学习权还给学生,少教多学,少讲多练,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结果引来一片质疑和阻拦。有的来自内部,也有的来自家长。有一些家长在论坛发帖,并联名到学校来阻拦。我们坦率面对,主动邀请意见强烈的家长前来沟通。有家长质问说:你们这不是把我们的孩子当小白鼠吗?我们的孩子不允许做你们课改的牺牲品。有更多的家长则质疑:“既然课改那么好,为什么其他学校不搞改革,为什么许多名校不搞改革?”

  实际上,我们教育工作者队伍中,转变思想、理念和作风,接受新的变化和革新,比起家长来,还要艰难和被动得多。据说,不少学校课改项目遭到家长和社会反对,推行不下去,主要是一部分思想还没有想通的教师从中发挥了负面作用。还有的则是一些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的顾虑重重,畏缩不前,导致校长和老师们不敢“轻举妄动”。不少地区的课改或虎头蛇尾,或中途夭折,或徒有形式,就与此有关。

  我所知道的一个县,课改实践一度蓬勃开展,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和课堂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即便是极为薄弱的学校,学生在课堂上也乐于学习,勇于展示,赢得了省内各地同行的高度敬重。但是,据说因为课改后连续两年该县的中考成绩和高考成绩在本地区的排名中“不够理想”,有关部门和领导私下里就给课改紧急刹车,导致一些抱有教育理想与激情的课改先锋校长纷纷出走——被临近地区挖走。


编辑:小微

 1/4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来源 | 中国教育报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