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供求不匹配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2015-03-19 09:14: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意味着培养了大批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改变了新增劳动力供给的层次结构。一国的产业层次结构和技术水平决定了人力资本需求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层次应是匹配的,不同的产业层次结构要求不同的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
 

  原标题:供求不匹配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大学生就业难引发的思考——

  供求不匹配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李华 绘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期内改变了我国教育层次结构和新增劳动力供给结构,而产业转型升级相对来说较为缓慢,出现了新增人力资本层次结构与产业层次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匹配。

  ■曹晔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多,极大地提高了我国新增劳动力素质,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与此同时,毕业生就业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从2003年起,国务院办公厅每年都要下发《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被放在各类就业的首位,但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仍很突出。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期内改变了我国教育层次结构和新增劳动力供给结构,而产业转型升级相对来说较为缓慢,出现了新增人力资本层次结构与产业层次结构和技术结构的不匹配,是一个重要因素。

  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了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本基础

  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拉动了各级各类教育的快速发展,加上近些年学龄人口大幅度减少,一增一减提高了教育重心。

  高等教育大规模发展意味着培养了大批高学历和高技能人才,改变了新增劳动力供给的层次结构。根据教育统计年鉴的数据粗略计算,扩招前的1998年,我国教育供给的新增劳动力中,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专科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之比大约是801∶498∶23∶60,其中高中教育阶段毕业的劳动力中有66%是中职学校毕业生;而到2013年四者之比变为137∶845∶319∶320,其中高中教育阶段毕业的劳动力中有80%是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从教育供给劳动力的情况来看,我国新增劳动力中初中毕业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58%下降到2013年的8.5%,技术技能人才和专业人才的比例从1998年的49%上升到2013年的79%,本专科毕业生的比例从1998年的6.2%提高到2013年的39.4%。

  一国的产业层次结构和技术水平决定了人力资本需求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层次应是匹配的,不同的产业层次结构要求不同的人力资本结构,人力资本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为产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条件。根据经济学者林毅夫研究的结果,未来产业结构升级中,若转到第三产业的劳动密集型部门,要求劳动者受教育程度从9.1年提高到9.6年;转到第二产业资本密集型部门,要求受教育程度提高到10.4年,而转到第三产业的技术密集型部门,要求受教育程度提高到13.3年。总体上说,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已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定的人力资本保障。

  产业层次结构与新增人力资本不匹配

  我国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大都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低端生产、制造或组装环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我国制造业增加值率仅为26.6%左右,较美国、日本及德国分别低20个百分点以上;一般加工工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比重过大,高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比重较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低20个百分点。

  我国无技能或低技能的新增劳动力正逐渐退出供给,接受中等甚至高等职业教育的劳动者要充实到一线产业工人大军中,部分高等本科院校,尤其是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也要从已往的高级专门人才岗位为主转变为面向中高级专门人才岗位。这种新增劳动力的供求结构变化与大学生的就业预期存在一定差距,毕业生不愿意面对这一事实,高不成低不就,这是导致近些年一方面企业招不到人,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出现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地方本科高校毕业生能否从高级专门人才岗位走向中级专门人才岗位,取决于中级专门人才与高级专门人才岗位待遇之间差距的大小,缩小差距的根本途径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盈利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高等教育改革在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国务院提出“引导一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这个“一批”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产业转型升级的程度和水平。因此,我们既要看到高等教育大众化对产业转型升级有利的一面,也要重视产业转型升级对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当然我们还要清醒地看到,我国新增人力资本较15年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并不代表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较大幅度提高,尤其是从农业转移出来的近2.7亿农民工,他们中的大部分无论是学历层次还是技术技能水平普遍较低,制约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3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我国1980年以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66.7%,高中文化程度者占20.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2.8%。而老一代农民工文化程度更低,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占85.9%,高中文化程度者占12.3%,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者占1.8%。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民工仅占32.7%。为此,《国家新型城镇化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为了实现十八大提出的“四化”同步和产城融合,推动1亿农民工变为新市民,提出实施“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开展五种类型的培训,并明确规定到2020年城镇失业人员、农民工、新成长劳动力免费接受基本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95%的目标。

  产业转型升级要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

  当前,我国不仅处于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机遇期,而且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由过去的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变,必然要求产业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方向发展、企业需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转变、技术需从主要引进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生产需从加工贸易及贴牌型生产向自有品牌型生产转变、产品需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或中国智造转变等。传统的中等和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难以适应这一转变,需要向高层次方向发展。麦肯锡全球研究院发布的《全球劳动力报告:35亿人的工作、薪资和技能》报告显示,到2020年,中国用人单位将需要1.42亿受过高等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如果劳动者的技能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将面临2400万的人才缺口;如果中国加大高技能劳动力的培养供给,能在历史增长趋势基础上再增加2300万的高技能劳动力供应,进一步改变劳动力结构,这样就可以为中国的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整个经济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劳动力基础。

  满足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要求,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我国高校需要实行分类管理,推动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进一步调整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培养大批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这些已成为普遍共识,但目前在如何调、如何转的问题上认识还远远不够。实际上,高等教育在从大众化向普及化迈进的过程中,已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从边缘逐渐走向了社会中心。高等学校必须改变传统的封闭办学形态,主动融入到区域经济社会中,把企业作为协同创新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形成以产教融合为特征的新型教育生态,把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进步有机地结合起来。

  当前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实际上是在构建一种新型的教育生态系统,在这一新型的教育生态系统中,政府是主导者,行业企业是重要参与者,学校是实施者,学生是受益者,社会是服务者,只有多措并举大规模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校,优化人才结构,并与其他高校形成优势互补的合力,才能共同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

  (作者系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教授)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