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经济生活“添”实惠唯有房价独自“升”

2013-07-22 09:12:18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从主导思想到现实状况,一个“降”字似乎可以概括中国经济生活各领域的现状,可唯有房价是个例外。在这首“降调”为主旋律的合奏中,唯有房价独步高歌,自顾自地唱着不和谐音。
 

  从主导思想到现实状况,一个“降”字似乎可以概括中国经济生活各领域的现状,可唯有房价是个例外。

  与“蒸蒸日上”的夏季温度不同,现在步入商场随处可见“SALE”、“DISCOUNT”的牌子,超市也挂满了“促销”的招贴。另据有关报道显示,炙手可热的上海车牌最新拍卖价连降4月……这对百姓生活可真是利好,也算与新出炉的6月CPI涨幅回落刚好暗合吧。

  除了来自生活方面增添的实惠,再来看一下经济数据:最新的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81318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0.1%,和10年来最低增速持平;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6.5%,相比去年同期,回落了3.2个百分点;二季度经济增速7.5%,比一季度回落了0.2个百分点;二季度企业景气指数为120.6,比一季度低5.0点;6月官方PMI为50.1%,较上一月回落0.7个百分点;6月PPI同比下降2.7%,仍然处于负值,连续16个月同比负增长;6月出口同比下降3.1% 创44个月新低……

  可以这样说,如果在以前,这一系列回落的数字或许是让人担忧的,但是,在当前经济结构转型的背景下,这些下降的数字背后是经济政策主动调整与外在压力的合力作用。事实上,“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全年经济增速预期目标为7.5%,因而当前这一增速水平仍在预期的合理空间;从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在依然复杂严峻的国际经济环境中,出口难度增大,出现负增长有一定的合理因素;投资增速的回落有主动缩减的政策效果,消费对经济增速的贡献率正在上升,表明中国经济的增长仍然是靠内需拉动。总体上可以引用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的说法,“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稳中提质”,是基本符合政策意图和期待效果的。

  可是,在这首“降调”为主旋律的合奏中,唯有房价独步高歌,自顾自地唱着不和谐音。

  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全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显示,6月份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3个和55个,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分别为69个和68个。更有媒体统计,2003年以来的10年间,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宏观政策达到43次。报道称,“据国家统计局城镇入户调查的口径计算,过去十年间,我国城镇住宅价格年均涨幅约为16.1%。但在住房矛盾突出的大中城市,人们对房价上涨的感官可能更为强烈。首都北京的五道口华清嘉园被称为宇宙中心,最初房价约6000元/平方米,而目前已至6万元/平方米。这10倍的上涨幅度高于统计局数据,但可能更贴近大城市居民的心理感受。”

  笔者不由得想,在经济放慢脚步的大基调下,针对房地产实行的税收、提高首付、调高利率、限购、限价……市场的非市场的若干手段,甚至组合运用,为什么房价可以“任尔东南西北风”,仍然不断有地王出现不断刷新纪录?这背后,纠缠裹挟着各方面的利益诉求当是涨价的真正动力源吧。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