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小人书收藏悄然升温 上海版《三国演义》能卖20万

2013-07-10 07:59:30 来源:今晚网-今晚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姜维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编辑室主任、副主编、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他创作的连环画文学脚本《穷棒子扭转乾坤》获第一届连环画评奖文学脚本一等奖。贾世涛指出,作为一类收藏品,连环画和其他藏品一样,也需要藏家不断的研究学习,掌握来自书本和市场的各种信息。
 

  天津市文博学会连环画藏馆馆长贾世涛:

  别让“小人书”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近几年,一些题材、品相均属上乘的连环画经常以上万元成交,有些精品甚至是一书难求。

  在天津就有许多喜欢小人书收藏的玩家,他们不但自己收藏,还形成了一个圈子,互相交流收藏心得,不定期组织联谊会,传播小人书收藏文化。贾世涛就是其中的一位,提起小人书在近几十年的兴衰,天津市文博学会连环画藏馆馆长贾世涛指出,虽然小人书不可能再像七八十年代风靡全国,但因为它是集绘画、历史、文化、收藏、投资多功能于一身,因此小人书的收藏价值不可忽视。在他看来,小人书已经跻身继瓷器、书画、钱币、邮票之后的第五大收藏类别。连环画正在以其不断上涨的收藏价值和历史文化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连友”及藏家的不断关注。

  通俗读物蕴含丰富文化内涵

  “如果说有关‘小人书’的收藏正悄然升温,其文化魅力引人关注,可谓恰如其分。”资深连环画收藏家、天津市文博学会连环画藏馆馆长贾世涛告诉记者,从近来国内各大拍卖活动和收藏市场的交流情况看,有关连环画的收藏、交流及投资热度不断上升,其爱好者队伍也逐年扩大,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成为“连藏”爱好者大家庭的一员。“以连环画为核心的交流会、研讨会也非常多,全国许多地区每年都有自己的交流会,天津地区也连续举办过很多年,这些交流会不但有本地的藏友互相交流收藏心得,还经常邀请其他地区的藏友参加,藏友们以小人书交朋友,互相丰富补充藏品。此外,国家政府也看到了小人书的文化价值,我就曾到北京参加过全国性质的连环画交流会,出席的有国家文化部门的领导以及多年从事连环画事业的老画家,从这个角度说,国家也认可并会继续扶持连环画事业。”贾世涛认为,收藏小人书不能光看经济价值,更要看到收藏小人书也是收藏文化。

  据估算,目前天津地区的连环画爱好者超过万人,许多人不仅热衷收藏早期出版的连环画,更多后加入者则开始收藏起新近出版发行的连环画。在当下的收藏品市场,连环画跻身于继钱币、邮票、书画、瓷器之后,已成为第五大收藏品类别已是不争的事实,并被业界所认可。

  贾世涛说,小人书蕴含丰富的文化价值,它还集绘画、历史、收藏、投资等功能于一身。“如果研究小人书发展史,就知道它的兴起兴盛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当时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连环画同年画一样成为社会影响力最大的一种通俗读物。翻看那时的连环画册,就会发现,几乎国内所有的著名画家都曾参与过连环画创作,各地的美术出版社也出版了一批又一批的经典连环画作品,并影响了几代新中国青少年的成长。因此,连环画是几代人儿时抹不去的记忆。”贾世涛指出,小人书的教育意义不可估量,其蕴含的丰富知识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这也是小人书为何在今天仍然有很多人喜欢的一大因素。

  “连友”推波助澜让“连藏”再热

  连环画在我国民间曾经保持着长盛不衰的神话,即便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那个特殊的年代,小人书也一直在大量出版发行,甚至是每个家庭必备的休闲文化读物。改革开放后,小人书再度迎来了一个新的春天,出版和发行达到了历史高峰期,各地区涌现了新的连环画出版社和新生代连环画创作家。不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一些出版发行机构的急功近利和国外“舶来”的卡通动漫、电子读物的冲击,国内连环画一度淡出人们的视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走过一段下坡路。

  然而短暂的沉沦不过10年,连环画收藏热又在民间悄然兴起。“从90年代中期开始,也就是在十多年以前到现在,国产精品小人书再度赢得越来越多的各界人士的喜爱,许多人痴迷、收藏、投资小人书,这种不离不弃让人感动。”贾世涛指出,不同的人喜欢小人书的出发点也不一样。“我身边有很多小人书爱好者,无论是老版还是新版,只要是精品,在市场上都属于珍稀品种,而且从小人书本身的绘画和保存程度说,都属于精品。当然,许多收藏小人书的人也会有想投资赚钱的想法,这可以理解,并且从一定程度上说,对小人书的发展和连环画的传播也有促进作用,扩大了影响力。”

  贾世涛告诉记者,尤其是最近几年,由于连环画在拍卖收藏领域的越发火爆,使得“连藏”爱好者的不断增多,又推升了新一轮的连环画收藏、交流、投资热。

  藏在津版连环画中的宝藏待人挖掘

  在中国连环画的发展史上,天津具有重要地位。深谙中国连环画发展史的贾世涛说:“天津是全国五大连环画基地之一。天津对推动连环画的出版和收藏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国以后,天津连环画领域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一个是人才引进、一个是获奖、一个是好作品层出不穷。

  1953年春天,天津成立了天津美术工作室,并任命张映雪为主任。1954年,天津美术出版社成立。1955年初,连环画创作开始步入正轨。女画家张鸾作为这其中少数几个有创作经验的画家,开始涉足连环画创作领域。此后,天津美术工作室、中联书店等并入天津美术出版社,因为社长郭钧不拘一格的选择人才,这使得不少著名画家可以进入到天津美术出版社开始创作连环画,这其中有中央美院来的刘传邺等6人,从杭州来的王永扬等5人以及从上海来的俞沙丁等9人。

  人才引进的成功,使得天津连环画作品在全国的舞台上崭露头角。1963年,在全国第一次连环画评奖中,天津的获奖作品数量排名全国第三,仅比上海和北京少。

  在创作作品上,天津连环画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各自时期的精品代表作。文革之前,天津出版社重点出版了两大系列连环画,一套是约请全国40余名画家创作的《聊斋志异》故事系列(共42本),一套是革命战争故事连环画系列。20世纪80年代,连环画创作开始重视中外现代题材以及一些名著,重要作品有《笨人王老大》、《唐人街上的传说》、《世界文学名著选读》(30余本)。天津重新出版了60本一套的《聊斋志异》,还有《义和拳》《神鞭》《战斗的青春》以及《血溅津门》等。1985年之后,出现了一些以中国画创作的连环画,如王书朋的《微神》、杜滋龄的《铁木前传》以及赵国经、王美芳的《王贵与李香香》等。20世纪90年代中期,为了适应读者对老版本连环画作品的需求,出版社再版了一些经典的连环画之后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

  “在中国的连环画发展历程中,天津培养涌现的艺术家之多、出版的优秀作品之多、获奖作品之多,在全国都名列前茅。”贾世涛表示,天津可以说是连环画艺术的沃土,拥有深厚的连环画文化底蕴,这对于天津的藏家来说,收藏连环画可谓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揣着年货钱买了小人书

  大年夜饿着肚子饱眼福

  在天津“连藏”圈里,大家都知道,贾世涛收藏小人书,是成了瘾的。他1966年出生,从小就特别喜欢小人书,“那时候小人书一毛来钱一本,可是家里根本没有闲钱让我买小人书,于是我就几天不吃早点,攒钱买小人书。攒上一个星期,才能买一本小人书看”。随着电视的普及,小人书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迅速衰退,可是贾世涛对小人书的情结却越来越深厚。“工作以后,自己有了点零用钱,就开始买更多的小人书,那时候不懂什么‘收藏’,完全是爱好”。

  不到20岁时,贾世涛的小人书就已攒到了五六百本。那时他已经不上学了,为了能有些收入,更重要的是可以名正言顺地看心爱的小人书,他便自己摆摊出租小人书。正式参加工作后,再看小人书似有不务正业之嫌。看着一大箱闲置的小人书,他几经考虑,最终忍痛处理了这些宝贝。再次和小人书结缘,是在手里有了闲钱以后。那时候,小人书已经卖到一两块钱一本了,是从前的十来倍。虽然有些贵,但他怎么也割舍不下这巴掌大的图书,于是就时不时买来几本解解眼馋,渐渐地又攒了许多。由于工作收入不高,贾世涛又再次把目光投向小人书的经营领域。尤其是在一次偶然机遇下,他拜北京连环画泰斗姜维朴先生为师,在姜先生的指点下,他正式开始了小人书的经营。

  姜维朴,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人民美术出版社《连环画报》编辑室主任、副主编、中国连环画出版社总编辑;他创作的连环画文学脚本《穷棒子扭转乾坤》获第一届连环画评奖文学脚本一等奖。姜维朴组织编创出版有《水浒》、《岳飞传》、《西厢记》、《志愿军英雄画谱》等连环画。他长期从事连环画的编辑、出版、理论研究及组织工作,为新中国连环画事业的领军人物。“我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拜姜老为师,老先生不仅向我传授了很多连环画领域的理论知识,还告诉我,小人书市场一定会回暖,尤其是经典老版本甚至会在未来成为人们争相抢购的收藏品。在老师的启发下,我才下定决心开设一家自己的小人书商店。”1995年,贾世涛开办了“老贾书屋”。 到2000年,他收藏的小人书已达到了三四万册之多。此时的小人书,价格已提高了许多。

  贾世涛开设书屋并非只为卖书赚钱,书屋还是他结交好友的场所,让他有更多机会在市场上得到珍品。开设书屋后贾世涛仍然不遗余力的收藏小人书,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些年因为收藏小人书根本没有银行存款,有点钱就买书。在一门心思买书的过程中,也有不少让他心酸的故事。

  “记得在十年前,有一年春节的大年三十,那天上午我口袋揣着1000多块钱准备买点年货,下午好回家做年夜饭过年。当我经过鼓楼时,发现有一位老太太背着一箱旧小人书要卖,我一看书不错,品相也挺好,于是头脑一热,用手里的钱买了这箱小人书。”花了过年的钱,家里人还等着他的年货,这可让贾世涛犯了难。“当时我回到家,就找出了几十块钱,妻子花5块钱给儿子买了一挂炮,晚上吃饭时就买了瓶饮料。我看着实在是太心酸了,就到外面买了几个菜,可是菜钱却赊着没付。大年初一,有人给儿子100块压岁钱,我是拿着那个钱去结的账……”说起这些心酸的往事时,贾世涛至今仍难以忘怀,他也对妻子和家人能够这么多年一直支持他收藏小人书而由衷的感激。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