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利率市场化首波冲击趋近尾声

2013-07-09 08:29:35 来源:证券日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利率市场化启动,对商业银行最直接的冲击,莫过于净息差收窄,利息收入增长放缓。2012年6、7月份央行两次降息和扩大利率浮动空间的举措,使得各商业银行开始了存贷款的重新定价,净息差也开始应声下滑。
 

  利率市场化启动,对商业银行最直接的冲击,莫过于净息差收窄,利息收入增长放缓。在经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多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在2012年出现了个位数增长,阵痛在所难免。

  《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各大银行存贷款定价工作将在上半年基本完成。分析人士指出,虽然今年中报净息差可能进一步缩窄,不过随着流动性趋紧,下半年净息差或将保持平稳。

  同业业务比重过大

  导致息差收窄明显

  2012年国有五大行净利润合计虽然达到了创纪录的7811.6亿元,但净利润增速却仅有约15.8%,相比于2011年的25%大幅下滑了9.2个百分点。建行副行长胡哲一在业绩发布会上认为,主要由于实体经济增速放缓、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监管调整三方面因素造成。

  银行利润增速放缓,一个直接可比的因素当属利率市场化造成的净息差的收窄。根据上市银行公布的季度财务数据,净息差从去年中报开始便持续收窄。2013年一季度末,上市银行中仅宁波银行(002142,股吧)净息差高于3%,达到3.036%,银行业净息差全面进入2时代。长江证券(000783,股吧)研报认为,行业息差的大幅下滑主要是由于部分存贷款于今年一季度完成重新定价,并预计上半年将是降息周期的息差低点,但下半年息差仍缺乏快速上行基础。

  2012年6、7月份央行两次降息和扩大利率浮动空间的举措,使得各商业银行开始了存贷款的重新定价,净息差也开始应声下滑。以今年和去年一季度数据进行比较,仅建行、中行和北京银行(601169,股吧)净息差未有下滑。净息差收窄最多的是民生银行(600016,股吧),达到98个基点;中信银行(601998,股吧)和平安银行(000001,股吧)分别以36和29个基点紧随其后。

  相比较而言,股份制银行较国有大行息差收窄程度更大。有股份制银行人士向记者表示,这是由于股份制银行同业业务开展较多,而这类业务净息差较低,拉低总体净息差水平。不过,在经历了6月份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之后,各行将会适度收缩同业规模。该人士预计一季度以后,净息差会保持稳定。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国有大行因体量较大,存贷款重定价进程慢于中小银行。建行行长张建国就曾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存款的反应最为及时,去年建设银行将近60%的存款都进行了重新定价,今年开始剩下的另一部分存款将继续重新定价,随之贷款也将进入重新定价时期。并且认为,今年银行净息差有可能稍微降些,但是不会产生太大影响。同样,工行行长杨凯生此前也称,在2013年6月末,工行98%的存款和90%的贷款将完成重新定价,这将对净息差收入有所影响。

  记者了解到,国有大行大多预计在今年上半年完成重新定价,而多数股份制银行在今年一季度已基本完成了存贷款重新定价。不过,由于国有大行同业业务比重较低,同时拥有稳定的存贷款结构,利率市场化的首轮冲击对大行影响并不明显。中行今年一季度净息差为2.22%,较上年一季度提高11个基点。中行息差的逆势上升主要受益于负债结构持续优化等因素影响。据一季报显示,2013年一季度中行大力拓展稳定性较强的核心存款,客户存款快速增长。3月末客户存款总额98754.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7.65%。

  下半年需求疲弱

  抑制贷款利率大幅上行

  6月20日,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飙升578个基点至13.44%,舆论一片“”的惊呼声。事实上,“”一词并非首次出现,最近的一次便是2011年。当时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普遍出现融资难的局面。在强烈的需求下,银行开始有选择性的惜贷。

  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已经被认定为“心慌”,银行研究员赵庆明告诉记者,本质上是恐慌导致的结构性流动性紧张,不会对信贷市场造成太大影响。不过,通过这次事件,利率市场化可能会加快推动贷款利率的上升。

  虽然短时间内出现流动性紧张,但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向记者表示:“信贷政策下半年总体上仍保持稳定,调结构将是下一步的重点。”在“盘活存量、控制增量”的政策指引下,郭田勇认为,一些不符合政策导向的企业会感受到信贷紧张。

  与2011年央行六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三次加息不同,分析人士认为,今年央行将保持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所以并不会出现真正的流动性紧张。更为重要的是,在国内经济下行预期之下,企业贷款需求并不旺盛。双重因素也使得下半年贷款量价两方面不会有太大波动。

  一位银行业分析师表示,6月资金紧张推升资金成本,但贷款利率上行不很明显。目前总分行层面给予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水平已较前期有所上升,这可能是接下来推升银行提升贷款定价的主要因素。但就目前情况而言,贷款的定价端还未有明显上升,主要还是受到需求疲弱的影响。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