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买银行地产还是坚守创业板?

2013-07-09 08:28:59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当前市场最大的困惑在于:转而去买5倍市盈率的银行地产,还是坚守30倍以上市盈率的创业板。价值外因素也利于成长演绎:新增供给停顿和机构资金收益率博弈形成了偏好成长的供求结构,情绪面因素则放大了股价弹性。
 

  当前市场最大的困惑在于:转而去买5倍市盈率的银行地产,还是坚守30倍以上市盈率的创业板。这是风格判断的问题。

  从资产定价角度看,行业估值差由价值内和价值外两大因素共同决定,前者包含DDM模型所说的自由现金流、无风险利率、风险溢价等,后者则涵盖交易制度和市场结构、情绪和套利等因素。

  单看DDM模型,今年以来的成长股走强实则具有坚实的价值内支撑:创业板公司拥有最安全的资产负债表和最充裕的自由现金流;而经济下行和资金紧缩首先冲击的是无风险利率和风险评价,因此估值调整重灾区是传统蓝筹而非新兴成长。同时,价值外因素也利于成长演绎:新增供给停顿和机构资金收益率博弈形成了偏好成长的供求结构,情绪面因素则放大了股价弹性。

  逻辑上看,产能调整背景下,价值内因素短期难有变化,除非改革加速推动经济出清,否则成长强于周期的大趋势很难逆转;而价值外因素则可能因为事件性冲击而出现短期波动,这才是市场风格出现阶段逆转的决定性力量。比如在先报喜后报忧的历史惯性下,7月底开始部分创业板公司的利空财报开始披露;比如发行端市场化的加速和新股首发重启带来供求结构的短期冲击;比如市场监管趋严后部分公司或机构出现监管风险等等。时间节奏看,这些事件大概率发生在7月下旬到8月的时间段,因此即使长期趋势未改变,对成长股高弹性带来的短期股价波动风险,也需要给予相当的重视。

  因此就配置而言,需关注弹性和流动性的平衡。如果7月下旬开始可能出现因为价值外因素波动带来风格的阶段变化,那么把握阶段反弹就必须在弹性和流动性之间寻找平衡。触底反弹的初期往往弹性为王,成长股强势无可厚非;但如果行情只是短期反弹而非反转,未来仍有资金成本的趋势上升需要消化,而7月底以后的部分事件性冲击可能提供成长股调整的导火索,那么把握短期弹性的过程中就必须关注未来的流动性,涨得快固然重要,但进得去、出得来才是真英雄。如果既不想放弃短期反弹,又不想承受未来的流动性风险,那么建议适度关注电力设备、医药、通信、油服等领域。(作者单位:平安证券研究所)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