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股市信用交易:双赢?双刃?

2013-07-09 08:28:46 来源:证券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今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频繁,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股市信用交易也表现出不断活跃的态势。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参与两融市场十分踊跃,增量客户成为融资资金增长的主要动力。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两融余额的下行并不是由融资下降单方面引起的。
 

  证券时报记者 汤亚平

  今年以来,A股市场波动频繁,以融资融券为代表的股市信用交易也表现出不断活跃的态势。尤其是个人投资者参与两融市场十分踊跃,增量客户成为融资资金增长的主要动力。

  信用交易账户激增

  最新数据显示,融资融券的交易账户已经突破140万户,较去年年底增幅逾40%;在一季度末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券商信用交易账户已占到将近一成;沪深两市融资余额6月24日创下2132.07亿元的最高纪录。按此增速,券商全行业今年底融资余额规模或将超过3000亿元。

  为什么今年以来信用交易账户激增?究其原因,今年初监管层取消了开设信用证券账户规模下限的窗口指导,券商将融资融券门槛由50万元降低到10万元,也就是说,两融业务的大客户群体基本达到极限,未来目标群体将向中小散户扩展。然而,这一发展趋势也可能带来新的问题:两融客户群的风险承受能力将下降。

  两融双向去杠杆

  “”引发股市暴跌,使信用交易这把“双刃剑”锋利的一面提前暴露出来。融资杠杆效应在放大交易的同时也放大了市场风险。事实上,沪深股市融资融券自6月20日创下2333.72亿元的最高余额后就进入了下降通道。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两融余额的下行并不是由融资下降单方面引起的。统计显示,6月25日沪深融券余额为25.49亿元,较6月20日的30.94亿元下降了17.61%,其降幅甚至远远大于融资余额的降幅。而在6月27日到7月3日,两融交易活跃度继续下降。其中,5个交易日累计融资买入金额为506.85亿元,比前5个交易日减少9.67%;融资偿还金额为532.19亿元,减少15.74%;但令人费解的是,融券余额在市场调整背景下同样在近期出现了明显下行。6月27日到7月3日累计融券卖出量为3156.18万手,比前5个交易日减少13.38%。这表明在近期市场剧烈波动中,两融市场投资者不再像以往那样激进操作,而是很可能在进行明显的双向“去杠杆”。

  牢记信用交易风险

  应该指出的是,券商为了做大杠杆而又规避风险,往住把风险转嫁给融资的客户,对融资的客户设定了不对等的补仓线和强制平仓线,即补仓线是150%,强制平仓线则是130%。从证金公司官方网站转融通信息分析,一方面,整个6月份的17个交易日中,转融资没有发生一单借出交易;另一方面,6月份仍有6个工作日发生过转融资交易,都是券商偿还金额的交易情况。近期两融客户触及警戒线和遭遇平仓线的客户均较多,按照资产除以负债小于130%就要被平仓的要求,部分肆意迎合客户放大杠杆的券商或将出现爆仓。

  信用交易作为一种制度创新,给券商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券商只有努力创造良好的信用交易大环境,特别是重视培养信用环境,在信用交易的制度设计上更要注重投资者自身的风险防范和控制,切忌仅仅单一地强调资金入市的思路,才能营造中介和参与信用交易的投资者的双赢局面。

  作为参与信用交易的投资者而言,不仅要学会享受到信用交易杠杆效应所带来的附加收益,更要充分认识信用交易杠杆所带来的风险,要养成良好的信用交易习惯,确保自己的“经济身份证”上拥有良好的信用记录。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