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盘活存量:退出产能过剩行业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13-07-09 00:58:31 来源:金融时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而提高贷款周转速度,在业内人士看来,则需要依赖银行自身提高信贷投放质量,加强风险防控,退出潜在风险贷款,释放低效率资金的占用。根据工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该行主动压缩和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领域、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等融资总量达4000亿元。
 

  6月中下旬,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紧张局面不期而至,这场始于端午节前的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局面,虽然在6月的最后几天逐步得到缓解,但之前的”险象环生”,凸显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以及流动性管理水平低的现状。

  更重要的是,央行在此次“”中的态度和举措,被分析人士解读为有意收缩银行表外规模。此举背后,彰显出的正是政府多次强调“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决心。

  盘活存量空间和潜力巨大

  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截至5月末,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了67.22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的贷款存量,如何更多、更好地依靠盘活信贷存量,进而有效地支持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是一个大命题。

  “现在每年银行的信贷增量大约9万亿元不到,但是存量比较大,且集中度比较高,这样资金沉淀下来后,造成使用效率低,也就是说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国开证券宏观分析师杜征征表示,“只有资金周转起来,流动速度加快,使用效率才能提高。”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此前也表示,盘活存量就需要提高信贷的周转率。“人民币贷款余额达67.22万亿元,如果每年提高信贷周转率0.1次,缩短贷款平均期限一个月左右,相当于通过存量周转多增贷款6万亿元至7万亿元,潜力和空间巨大。”姜建清说。

  而提高贷款周转速度,在业内人士看来,则需要依赖银行自身提高信贷投放质量,加强风险防控,退出潜在风险贷款,释放低效率资金的占用。

  “盘活存量信贷资金具体来讲就是银行要在实际工作中限制‘两高一剩’类的贷款投放。”农行行长张云日前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通过信贷资金结构调整来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中国的经济向更合理的方向发展。

  今年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不仅风电、钢铁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一些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产能过剩的趋势。“实际上过去几年一些行业的产能一直在累积,量已经很可观了。尽管今年投资增速不低,但相对于产能,这个增速是不够的,再加上今年出口增速也有所放缓,造成现在产能过剩就更加明显了。”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兼职教授赵庆明认为。

  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2年,银行业“两高一剩”行业贷款余额为18675.39亿元,占总贷款比重为2.87%。尽管“两高一剩”贷款较以往已得到有效控制,但受累于产能过剩的蔓延,今年银行资产质量风险点有可能从个别区域转向部分产能过剩行业。银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陆家嘴论坛上透露,截至今年5月末,商业银行的不良率是1.03%,比去年略有增加。 △03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保持信贷增量合理适度增长和均衡投放的同时,更加注重存量贷款的周转,统筹运用好信贷增量和存量的收回再贷,增加贷款累放量,提高信贷资金使用效率,增强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已是银行今年工作的“主修课”。

  强化存量信贷管理

  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日前在陆家嘴论坛上表示,按照中央“四个一批”的要求,对产能过剩行业区分不同情况,分别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推动调整过剩产能。

  “实施差别化信贷政策,重点就是加强存量信贷的管理。”某国有银行省分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银行对产能过剩行业存量客户都进行了排查,对国家产业政策允许且位于行业中游的企业和项目,一般是优化信贷管理方案,定期重评抵、质押物,加强贷款管理。而对于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落后产能和重复建设项目,一是不主动营销,二是对于签合同的要尽量减少贷款提用,明确退出清单,尽快退出或制定压缩计划,到期的坚决不转贷、不展贷。

  “现在银行都设置了行业的融资限额,防范行业集中度风险,对过剩的行业采取谨慎的信贷政策,确定较审慎的行业融资限额。”业内专家告诉记者。“总行每年对于‘两高一剩’行业都会有信贷总量的控制,基本上每年都是压的方向,但幅度不会超过10%。目前我们行上半年主动压缩和退出产能过剩行业的融资总量差不多有1亿多元。”上述负责人表示。

  根据工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0年以来,该行主动压缩和退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领域、房地产和产能过剩行业等融资总量达4000亿元。

  工行还表示,今后将坚持有保有压、有扶有控、区别对待原则,运用信贷杠杆促进过剩产能的消化、转移、整合、淘汰,坚决不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新增授信,防止盲目投资加剧产能过剩。

  另外,专家和业内人士同时提到,“当前处于经济转型和全球经济不景气交织的状态,银行退出过剩行业也要分步走,有步骤、有重点地慢慢退出。”业内专家表示,确定区别对待的信贷政策,支持过剩行业的兼并整合,但对于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上的严重过剩行业的贷款存量,要坚决停止到期贷款展期、以新还旧的做法。

  确保退出资金流向实体经济

  把握好从产能过剩行业退出后资金的流向,是盘活存量资金的关键。

  对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其实也已经明确了方向:按照有保有压、有扶有控的原则,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以及绿色环保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支持调整过剩产能,对整合过剩产能的企业定向开展并购贷款,严禁对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违规建设项目提供新增授信。

  “我们对于过剩行业信贷是主动调整,退出的这部分资金投向了小企业或比较好的行业以及个人贷款类。”上述国有银行省分行信贷管理部负责人称。

  “产能过剩,导致了银行资金使用效率的低下,加大了信贷风险。运用信贷杠杆促进过剩产能的消化、转移、整合、淘汰已经势在必行。银行要在信贷结构调整上下工夫,通过存量贷款的结构调整、移位优化,加大对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支持,加大对‘三农’和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推动实体经济发展。只有让资金以合理的价格对接实体经济中最活跃的大量中小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才会有提高。”业内专家强调。

  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是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因此,这些领域也是银行信贷投放的重点。工行表示,2010年以来工行将从过剩行业腾挪出来的信贷资金主要用于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小微企业、新兴产业和个人消费信贷等领域。

  “盘活存量资金还在于练内功,政府的政策重在调结构,改变银行等金融机构把资金投向高回报率、高风险以及一些产能过剩行业的做法,最终目的是让资金真正流向实体经济。”专家表示。记者 杜金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