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怎样买理财产品才能赚着钱

2013-07-03 17:51:48 来源:齐鲁晚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  华夏银行烟台分行个人业务部理财师赵军解释,一些老年客户常常会把理财产品和储蓄混为一谈。”  虽说在年底的时候,市民可能不会再碰到银行发售超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情况,但也不会差很多。
 

  作为最近几年新兴起来的投资产品,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优点和不足在哪里?投资者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让自己实现利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呢?

  产品分析

  优点:

  理财产品收益率

  高于储蓄

  2日一大早,退休在家的陈大妈就来到华夏银行烟台分行,觉得机会不错的她想买点理财产品。“工作人员跟我说,理财产品既不保本,又是浮动收益。那我就不明白了,既然这样可能连本都不保,那还不如存定期。真不明白这么多人抢着买理财是怎么想的!”

  华夏银行烟台分行个人业务部理财师赵军解释,一些老年客户常常会把理财产品和储蓄混为一谈。“以前各家银行都说理财产品是保本固定收益,但是去年在出了一系列理财纠纷后,都改口叫预期年化收益率了。”赵军说,虽然是预期,虽然不保本,但现在的理财产品都基本能维持在同期定期存款收益以上的回报率。

  “一般投资者在没有多少资金或没有多少精力打理资产的情况下,还是选择理财产品的好,收益比较有保证。”鲁东大学金融学教授吴中超说。

  缺点:

  不能提前支取

  而且有风险

  “存在比储蓄更大的风险,确实是理财产品的一个弱点。同时,高风险必然带来高收益!”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宋玮说。“但是现在理财产品,特别是银行自己发行的理财产品,安全性和回报性都是各种理财产品中最好的,就算投资亏本了,银行也会自己给补上这个差额。”

  此外,买了理财产品之后,一般是不能提前支取的。“不看产品说明书,本来买了一年的理财产品,非要在半年或者3个月取走的客户太多了。”中国银行烟台分行财富经理郭梅说,对这种情况,他们也没办法,理财产品流动性低,定期存款不到期支取还可以按照活期存款的利息支取,而理财产品不到期,根本取不出来。

  “理财产品利率之所以比银行同期定期存款利率高2个百分点左右,就是因为流动性低。”吴中超说。

  生财之道

  长短期搭配 最好少变动

  “别家的利率高,我为啥不能去别家买理财产品呢?我们能多赚点为啥不赚?”上个月,刚在一家国有银行买了理财产品的王女士,听说另外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给出的理财收益率高,果断退掉前者,“转向”高息的后者。2日上午,记者正好遇到王女士在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买理财产品。

  对这种事,各家国有银行已经司空见惯。“这种事很多,但说实话,不利于投资。”中国银行烟台分行财富经理郭梅说,因为每款理财产品都有几天的起息期,结束后还有几天的到账期,如果市民买了一个月的理财产品,那大概要有一个周左右的“空档期”是没有利息的,如果频繁“跳动”,不会获得很好的收益,算一算,和定期存款收益差别不大。

  怎样才能获得利益最大化?根据各家银行的大客户服务经验来看,长短期搭配这一经验,值得普通投资者借鉴学习。“虽然现在一些银行还在发售6%以上收益率的高收益率理财产品,但是随着年中揽储的结束,商业银行的理财收益率将降到5%以下的理性区间内。而下一次商业银行大幅度提高理财收益率会等到12月这一年终揽储期。所以,市民现在选择一份中长期理财产品比较合算。而目前有些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依然较高,投资者不妨长短期产品搭配起来买,最大化确保自己的收益。”中国工商银行烟台分行高端客户服务部财富经理秦丽燕说。

  风险规避

  少碰信托产品 读懂说明书

  说起自己买信托产品的故事来,正在银行买理财产品的李先生是一把辛酸泪。“当时买得比较早,2007年股市比较好的时候,在大盘4000多点的时候买进了一些,大盘涨到6000多点时,我的本金翻了倍,当时银行理财经理都劝我退出来,但是当时太贪心了,想再赚点,谁知,没多久,连本钱都没了。”经历了从暴涨到暴跌洗礼的李先生说,因为风险太大,普通投资者最好少碰信托产品,买点稳妥的银行自有理财产品就行。

  “岂止是少碰,我感觉,信托理财产品一般投资者还是不碰为好!”一位业内人士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只有那些在银行通过正常程序贷不出钱的企业,才会找信托公司发行产品融资,但是信托产品的投资回报率大概都会在10%左右,加上信托公司的中介费、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费、银行的代销费、业务员的销售提成,一款信托产品的成本就要达到20%。“你认为企业能赚得回来吗?现在虽然没有出事,那是因为信托产品的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还不到时候罢了。”

  此外,很多理财产品之所以会出现纠纷,是因为投资者在买理财产品时,没有读懂产品说明书,没有搞清楚各项条款。“一般5%以上的理财产品都要好好阅读说明书中的资金投向问题,以及相关终止细则——尤其看清楚理财产品不到期的终止权是掌握在银行手中还是投资者手中。”中国银行烟台分行财富经理张育红说,买理财产品,看产品说明书是关键。

  专家预测

  高息理财产品 年底恐难出现

  “这次年中出现大量高收益率的理财产品,主要是因为央行不‘开闸放水’,导致银行出现。但是要预判银行年终揽储时,会不会再像现在这样闹,还要看国家下一步的政策。”鲁东大学金融学教授吴中超说。

  但在中国人民大学财政与金融学院教授宋玮看来,下半年央行依然不会“开闸放水”,各家商业银行在经历此次教训之后,会加快自身改革力度,就算银行年终依然闹,也不会出现此类超高收益率理财产品遍地的情况了。“现在银行其实不缺钱,只是许多钱都流入了影子银行,而不是实体经济中,央行‘奶妈’为了给银行‘挤水’,不得已给各家商业银行关了‘闸门’,让它们自己调整,合理运用资产。”

  虽说在年底的时候,市民可能不会再碰到银行发售超高收益率理财产品的情况,但也不会差很多。“30多天的理财产品估计也会有5.5%左右的收益率,能比现在少1个百分点左右,以10万元为例,能少赚几十块钱,所以市民要尽量买中长期理财产品。”中国银行烟台分行财富经理郭梅说。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