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黄金跌跌不休 “大妈”出手补仓(图)

2013-07-03 13:48:31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记者近日走访郑州市内二七商圈、花园路商圈、紫荆山商圈的多个品牌金饰店发现,一场应对二次暴跌的“价格战”正在上演。面对新一轮抢购潮,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表示,“中国黄金太少,中国大妈抢购黄金,是‘藏金于民’。
 

低价诱惑下,“中国大妈”们卷土重来

低价诱惑下,“中国大妈”们卷土重来

  记者 赵黎昀 文 李文波 摄影

  本报讯 上周国际金价连创新低,创造了继今年4月后的再度暴跌。国际期货市场情况很快在郑州现货黄金交易市场产生连锁反应。近日,河南本地多品牌金饰商打起“价格战”,实物黄金均价跌破每克300元,创近三年来新低。在低价诱惑下,又一轮抢金潮来袭,百万元大单再现,一些品牌金店几乎被搬空。

  金价半年创45年来最大跌幅

  刚刚过去的2013年上半年,黄金期货终结了高飘十年的指数红线,创下45年来最大跌幅。

  统计黄金期货数据不难发现,今年年初至今,金价累计跌幅近30%,仅第二季度单季就下跌了25%,刷新了1968年以来的最差季度表现。

  一向坚挺的黄金期货价格,短期内怎会两次大幅下挫?

  黄金投资分析师肖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相对黄金持续十年的牛市,今年的大跌是一种结构性调整。在美国经济复苏前景乐观、美元走强的背景下,市场预期较为悲观。

  河南多地金楼被搬空

  国际期货市场的暴跌场景,很快在郑州现货黄金交易市场产生连锁反应。

  记者近日走访郑州市内二七商圈、花园路商圈、紫荆山商圈的多个品牌金饰店发现,一场应对二次暴跌的“价格战”正在上演。

  6月28日,金鑫珠宝正弘店打出“黄金西瓜价,每克269元”的大幅标语招徕顾客。次日,天成珠宝也立即将价格直降至每克278元。在比价潮带动下,郑州中原珠宝城、洛阳今世福品牌连锁店、六福珠宝、周大福等也相继降价。

  金鑫珠宝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促销三日,全省多个市地许多品牌分店被一扫而空。郑州一顾客一次性就预订了价值300万元的投资金条,洛阳一消费者单笔购买现货金条近3公斤和价值30万元的黄金饰品,总价值超过100万元。

  “大妈”

  被逼“补仓”黄金

  “4·12”首轮金价暴跌,中国民间资本鲸吞实物黄金300吨,价值1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球黄金年产量的10%,香港及内地各大金店均被抢断货,亚洲一度出现短暂性金荒。“中国大妈”的抄底功力,曾一度引起全球金融市场动荡。

  如今,金价遭遇二度暴跌,黄金牛市彻底被颠覆。这让不少人担心,当时抢购黄金的中国大妈已被套牢,此轮降价将难再现抢购潮。

  “不买黄金还能买啥?”面对被套质疑,昨日在二七商圈购置投资金条的市民吴女士无奈答道,自己早在去年10月黄金尚处1800美元/盎司时,就已在银行购买了黄金理财产品。此后黄金价格如坐滑梯般接连下落,她也只得持续“补仓”,以期拉低平均购买价格。

  A股“自杀式”跳水,银行现危机,楼市遭政策调控,黄金频破“安全线”。面对无处安放的投资资金,“大妈”们只得再度押宝黄金,持续补仓。

  面对新一轮抢购潮,中国黄金协会副会长张炳南表示,“中国黄金太少,中国大妈抢购黄金,是‘藏金于民’。”他建议没有丰富金融知识和经验的老百姓,每年购买少量黄金,以抵御金融危机来袭。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