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以来,A股和美国股市有着饶有兴味的“异”与“同”。“异”众所周知:A股跌得稀里哗啦,美股涨势如虹;“同”的是:A股创业板股票和中小市值股票在大盘指数萎靡不振时逆市大涨;巧的是,美股里涨得最凶的,也是这些新兴产业股票。
从指数来看,A股和美股确实是大异其趣。A股跌跌不休,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沪指一度跌破1900点关口,甚至还低于十多年前的点位。而这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和外汇储备都大幅增长。而大洋彼岸的美国股市却节节上升,一度还创出历史新高。这一涨一跌,让不少投资者把A股比成永远也长不大的中国足球,让人恨其不争。但从中渔利者却不少,比如庄家、老鼠仓、球员、足球俱乐部,伤心的只是广大球迷和中小投资者。
美国股市为何涨?很重要的一大原因,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的市场化和去行政化色彩进一步加强,经济的内生增长动力更强,结构进一步优化,新兴产业变大变强。部分传统产业也在经历刮骨疗毒式的改革后,老树发新芽,通过嫁接新兴产业或优化产品结构,增加了新的活力。所以这轮金融危机以来,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的火车头地位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加之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全球资金涌向美国不足为奇。同样的道理,美国股市表现雄踞全球,也就不难理解了。
反观A股市场,由于中国经济的行政化色彩仍然很浓,危机以来政府习惯于通过货币放水和拉动固定资产投资来刺激经济,以稳定就业,而且有房地产市场这么一个各种利益集团犬牙交错的怪胎,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并没有得到较好的优化。在政府有形之手的任意挥洒下,产业升级很多时候仍停留于喊口号阶段,一些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愈加严重,中国经济旧病未除、新病来袭。
此次银行间流动性危机,“央妈”基本上保持作壁上观的姿态,是政府痛下决心优化经济结构的一次演练。既然中国经济的结构没有得到优化,内生增长动力不强,A股市场表现差也就理所当然。尤其是占据A股流通市值6成以上的银行和地产行业,不仅属于周期性行业,而且面临潜在的风险。在这样的背景下,A股上涨只能是天方夜谭。
不过,A股和美国股市也出现了一种较为一致的现象,美股今年涨幅领先的,比如节能照明、流媒体、医药、科技等等,大多属于新兴产业,代表未来经济发展方向。A股亦复如是,比如新媒体、互联网、新材料,不少个股创出了历史新高。只不过,A股市场的这些新兴产业类股票,市盈率出奇的高,有些新兴产业类股票市盈率甚至超过100倍。拿基金经理的话来说,10家创业板公司,可能就有8家是做不大的,甚至是“虚”的。而美股里的新兴产业股票,虽然股价也大幅上涨,但市盈率整体上可能不及A股市场类似产业的一半。
但无论如何,美股和A股市场新兴产业类股票“齐飞”,至少证明了投资人的眼光是一致的,大家都在着眼于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而挖掘投资机会。只是,当A股市场创业板和中小市值股票的巨大泡沫破灭后,到底有哪些公司能够与苹果、Facebook、克洛维斯肿瘤公司、奈飞公司一较高下?到那时,才是A股市场投资者收获成长股的真正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