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金融证券

外资机构一边对民生银行唱空 一边增持1.85亿股

2013-07-03 10:23:16 来源:手机看新闻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民生银行(01988.HK)6月份在二级市场的走势遭遇滑铁卢,股价下跌20.19%,而同期恒生指数仅下跌7.1%,国企指数下跌12.15%。虽然惠誉和穆迪在报告里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知道是在指民生银行(01988.HK)。
 

  民生银行(01988.HK)跟随A股持续大跌,近期最低价6.88元

  民生银行(01988.HK)6月份在二级市场的走势遭遇滑铁卢,股价下跌20.19%,而同期恒生指数仅下跌7.1%,国企指数下跌12.15%。除了大幅跑输指数外,民生银行(01988.HK)股价跌幅居所有中资银行股之首,同为进取风格的招商银行(03968.HK)下跌17.35%,而民生银行的A股股价同期下跌也仅16.88%,个中原因耐人寻味。

  “”惹的祸

  2013年6月开始,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加入借钱大军,上海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一度飙升到13.44%。与此同时,各期限资金利率全线大涨。SHIBOR自2010年底以来,第三次攀上如此高位。市场更是盛传光大银行与兴业银行的同业拆借违约事件,整个市场像抽筋一样紧缩流动性。

  外资机构大肆唱空

  巴克莱银行首先在6月21日发布了看空民生银行的报告。巴克莱认为短期利率可能会在后续的一段时间内继续保持高位,可能会导致一部分小型金融机构违约。由于民生银行(01988.HK)在同业业务方面更加激进,以及过于依赖银行间融资来支持业务增长,导致民生银行的同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过高,使得风险加大。

  国际著名评级机构惠誉在6月21日同一天发布报告称,内地金融机构流动性持续紧张,可能会限制部分银行满足即将到期的财富管理产品(WMPs)能力,同时增加了银行之间还款风险,并可能引发潜在的政策失误。

  另一家评级机构穆迪在6月24日称,内地面临逾10年来最严重的资金短缺局面,可能拖累小型银行的财政实力。由于对银行同业资金的高依赖性,可能侵蚀银行利润。

  虽然惠誉和穆迪在报告里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知道是在指民生银行(01988.HK)。

  外资大行低位增持

  外资机构一边唱空民生银行(01988.HK),另一边却在疯狂增持。就在6月21日,民生银行(01988.HK)当天成交量创出了自2009年以来的天量,成交股数高达2.33亿股,成交金额达18.24亿港币。在巴克莱和惠誉唱空民生报告的掩护下,外资大行开始了逆势增持,其中摩根士丹利在6月21日增持5243万股,黑石增持1837万股。两家公司的增持额度占到民生全天成交的35%。6月24日,民生银行(01988.HK)股价再次大跌8.03%,却未见外资投行减持。相反,瑞银出手购入5513万股,黑石再次增持3607万股,两者之和占当天成交的47%。6月25日,黑石第三次增持1957万股。6月21日—6月27日,外资机构累计增持民生银行(01988.HK)1.85亿股,占到总股本的0.42%。

  这是外资机构又一次“唱空做多”的经典案例。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同样的一幕还发生在2011年9月和2012年9月。外资大行和国际评级机构联手发布看空报告,引起市场恐慌,等到股价暴跌之时,外资大行再趁机低位买入。 (作者系安信国际首席策略分析师)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