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托起大山深处的梦
原标题:托起大山深处的梦——河南省辉县市山村教师群体掠影
癌症晚期的张青娥(右)在荒凉的川中平原创办出了乡土气息浓厚的“大”教育。生命垂危的她目前已经放弃治疗,她说要用教育为生命疗伤。记者见到她时,能真切地感受到她生命倒计时“嘀嗒嘀嗒”的声音,但是她却说:“活一天,就要精神一天。”图为记者和张青娥在一起。
1月18日,记者赴河南省辉县市川中幼儿园、沙窑中学、拍石头乡中心学校考察农村教育。期间,记者采访了身患癌症的张青娥园长,家在城市、扎根大山的赵福平校长,以及“教育痴人”张锦文老师,他们的事迹令人难忘,这批可敬可爱的山村教育人,在贫瘠的土地上守候着山村教育的希望。
川中幼儿园园长张青娥:
用教育为生命疗伤
把农村文化种进孩子心里
“山里的孩子需要我,需要教育……我得好好活着,活好每一天。”这是记者见到河南新乡辉县市西平罗乡川中幼儿园园长张青娥后她说的第一句话,此时的张青娥脸色苍白,虚弱无力,身子只能窝在垫了厚厚被褥的沙发椅上。但说这话时,她的声音坚定有力,脑袋高高抬起,眼神里迸发出坚韧的光芒。
张青娥是癌症晚期,肿瘤已经扩散至肺部和脑部,在与癌症抗争了4年之后,从去年10月开始,她完全放弃治疗,仅靠简单的汤药和稀饭维持生命。但这并不意味着她就此放弃生命,视教育如生命的她说:“我要用教育为生命疗伤。”
2012年,正在北京化疗的张青娥临危受命,担任辉县川中幼儿园园长,在北京的病床上开启了幼儿园的筹建工作。川中是一块盆地,四面环山,辉县人称之为盘上,这里零零星星地散落着几十个村庄,坐落在盘上的川中幼儿园地处荒凉,周围全是荒地,就是距离最近的村子骑电动车也要20分钟。
如何让山里的孩子享受到高品质的教育资源,张青娥思忖良久,在北京化疗期间,她不断查资料、找专家咨询,最后确立了“秉承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依托乡土资源,构建园本课程,实施生态教育”和“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活动、教育即唤醒”的办园理念。此后,她通过电话、短信“招兵买马”,并将以前的老部下郭文艳、侯花、曹菊芳等拉至麾下。她对准备跟着她大干一场的姑娘们说:“对于山里人,我们就是文明的使者,如果能给山里的孩子带去教育的种子,能让农民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我们就是积德行善。”
从北京回到川中,张青娥和她的团队面对的是一个空无一人的二层小楼,偌大的幼儿园没电没水,没一张桌椅,没院门,没厕所;墙壁没有粉刷,教室、宿舍空空荡荡,晚上的山风震天响。副院长郭文艳说:“张园长最大的特点就是认准了决不犹疑,甩开膀子就干。”在建园初期,张青娥不顾病痛,经常带领十几个姑娘上山采野菊花、下河摸鹅卵石,并从家里带来废弃塑料瓶和彩纸,这些在城里人看来一文不值的东西,经过张青娥和姑娘们的精心改造,立即变废为宝,野菊花插在改造后的塑料瓶里,幼儿园有了勃勃生机,鹅卵石被手绘图案包装,转眼变成工艺品。与此同时,他们还在幼儿园旁边开垦出了60亩荒地,春天她们在此播种,夏秋她们在此收获,果实可以吃,农作物剩余产品就是她们园本教材的原材料。一棵干枯的棉花树,被她们用纸花点缀,竟有了凌寒独自开的意境;一副硕大的花开富贵图,竟然是他们用苞米皮一点一点拼贴而成,在幼儿园走廊和教室里,挂满了大大小小的“葫芦兄弟”,幼儿园到处都是充满乡土气息的教育资源。用张青娥的话说:“谁说农村不能办出优质教育,这里有天然的教育资源,要让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农村,要把农村文化的种子种在土里,种进孩子们的心里。”
教育不仅能改变孩子,也能唤醒农民家长
身患绝症的张青娥在川中平原上书写着自己的“农村教育梦”,而她的梦并不止于此,在她的概念里,教育不仅能改变孩子,也能“唤醒”孩子们的家长。在北京一次化疗期间,她听中国农业大学的孙庆忠教授谈起乡村社区大学的概念,回来后,她立即将这一想法付诸实施,在川中幼儿园原地拉起了“川中社区大学”(以下简称社大)的大旗。
不出川中就能上大学,这对很多家长来说都是稀罕事,孩子们的家长从田间地头、麻将桌上来到社大,立即被吸引了。这里不仅有孙庆忠教授开设的民俗文化与百姓生活的讲座,还有河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的老师们有关家庭教育、幼儿成长的“育儿经”,当然更多的是川中幼儿园10多位女教师和4位男教师开设的国学、书画、舞蹈、手工制作等常态化课程。社大的课程安排在每天晚上的7点到8点半,郭文艳告诉记者:“以前这个时段,家长们要么早早睡觉,要么打麻将,社区大学开办以来,家长们拾掇完家务就赶到教室里等着上课。”
在社区大学的课堂上,你可以看到,二三十岁的妈妈、五六十岁的奶奶一起享受肚皮舞的快乐,笑脸、汗水齐飞,惊醒了盘上枯树枝头的倦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大字不识的大爷妙笔生花,寥寥几笔的山水泼墨画栩栩如生,他们的生命被点燃,重新开出了诧然的鲜花。
幼儿园王柯钧的妈妈说:“以前我就是一个在家看孩子、做饭、洗衣服的农村妇女,但是上了社大以后,我觉得有很多东西要学习,我要给孩子做榜样。人的一生很短,要在有限的日子里追逐幸福、健康有意义地活着,是张校长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用孙庆忠教授的话说:“农民的生命也是有色彩的,谁说他们要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也要帮助他们挖掘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这点上,我和青娥不谋而合,但我只是想到了,青娥是实实在在做到了。”
除了川中幼儿园,张青娥还兼着辉县同济小学的校长。问她为何如此钟情教育,张青娥说:“为的就是让更多人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做教育已经成了一种习惯,我经历了那么多次痛苦的化疗,有时候想‘缴枪投降’算了,可是一转念,活一天,就要精神一天,我还希望看着山里的乡亲富起来,给他们送去更好的教育。”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