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上海新高考风向标下的忙与慌 尖子生团购“托福”班

2015-01-19 10:51: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尽管能够理解高考改革的深远影响和意义,但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第一拨儿“尝试者”复旦附中自主招生中有4条标准,第一条就是“学业基础要好,大概在同龄学生中排名前5%左右”;上海中学则明确提出“淡化竞赛,关注潜能”。
 

  原标题:上海新高考风向标下的忙与慌 尖子生团购“托福”班

  □尽管能够理解高考改革的深远影响和意义,但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第一拨儿“尝试者”

  □尖子班学生家长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新高考能不能拉开差距”

  □因为“还没想好选哪三门”,就在现阶段把6门等级考试科目都先“补一补”

  一场突如其来的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正在改变着一大批上海年轻人的生活、学习方式。

  作为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试点城市,上海最先开启了改革大幕。看似3年后才会实施的新高考,实际上已经“活生生”地降临到2014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和他们的老师、家长身上。

  在新高考风向标的指引下,这些“最早吃螃蟹的人”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不同情况的学生和家庭,品到的滋味以及选择的应对方案也各不相同。

  担心和普通生拉不开差距“吃亏”,理科尖子生家长“团购”托福班

  张女士的儿子目前就读于上海一所顶尖中学的高一理科班,这所中学把“尖子生”分到了3个班级:理科班、科创班和工程班。张女士最近正在给儿子“团购”托福培训班,一起参加团购的,还有尖子班里的其他学生家长,他们平时通过QQ群进行联系。

  “我们考虑,高三还是让孩子出去读书,毕竟是(高考改革)第一届学生,家长们总是有些担心。”张女士说,尖子班学生家长群里,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新高考能不能拉开差距”。

  根据上海高考改革方案,2017年起,高考不分文理科,高校录取的依据是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并参考综合素质评价信息。

  等级性考试成绩在计入高考总分时,细化为11级,其中最高等级为A+,相当于满分70分,最低等级为E,相当于40分。相邻两级之间的分差均为3分。

  张女士担心拉不开差距的,主要是3门等级性考试。

  她和丈夫均毕业于复旦大学,是一路挤着高考独木桥走过来的,原本打定主意让儿子也挤一挤这个独木桥,锻炼一下。但现在她有了新想法,“教育部门一直在强调新高考的平衡性、公正性,错是没错,但我们担心过分强调‘非差异化’,对尖子生没好处,等级性考试怕是很难拉开尖子生和普通学生之间的差距”。

  张女士觉得自己儿子在未来的“新高考”中会“吃亏”,“他的物理、化学很出彩,以前选一门课,值150分,拔尖儿的孩子很容易和别人拉开差距,但现在,不行了。”她分析说,就算儿子三门等级课全拿了A+,也只比其他得A等的孩子高出最多9分而已,而语文、数学、外语拔尖儿的孩子,一门课一下子就能跟别人拉开十几、二十几分的差距。

  尽管能够理解高考改革对我国教育事业的深远影响和意义,但张女士并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第一拨儿“尝试者”,“万一考题很简单,连统考3门都拉不开差距,怎么办?孩子伤不起”。

  张女士的担心,得到了上海另一所普通市级示范高中的化学老师米开(化名)的印证。米开告诉记者,新高考方案对一些偏科的理科生尤其不利,确实有一部分理科尖子生家长在考虑送孩子出国念高中,“以前他们可以靠理、化成绩弥补语文的不足,现在确实不行了”。

  在一所普通高中教语文的张老师说,他所在的学校,也有偏科生家长打算送孩子出国读书,但他认为家长不必过于焦虑,“原来的尖子生肯定还是尖子生,除非学生偏科很严重”。

  想不好未来高考选哪3门,现阶段就“门门都补”

  而在一些普通高中,更多家长和学生因为“还没想好选哪三门”,就选择在现阶段把6门等级考试科目都先“补一补”。

  杜女士是上海一所普通高中的高一学生家长,高考改革方案出台后,她的女儿主动要求补习了英语、数学两门课,“这两门课能拉开分数差距。一定得补”。此外,她还在其他家长的建议下,给女儿报名参加了生物、物理、化学三门课的补习班,“我还算好的,没全报,有很多家长都报了6门”。

  杜女士说,孩子刚上高一,还没想好未来高考要选哪3门,只能要求她“每门都学好”,而且每一门课都要求跟往年“学得一样难”。

  米开告诉记者,他的化学课已经从以前的每周4节,被缩减至每周3节,“新高考的物理、化学难度可能会下降,所以没必要开那么多节课。”尽管如此,米老师对高考改革持支持态度,“这样没什么不好,让学生(学习的)功利方面能去除一些。有兴趣的,你可以多学一些。”

  下一页


编辑:小微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