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徒弟招来了 师傅何在?

2015-01-19 09:11:00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一方面,需要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投入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逐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必须尽快架设连通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桥梁。总而言之,培养杰出的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培养职业技术大师,首先必须有一批卓越的师傅队伍。
 

  原标题:徒弟招来了 师傅何在?

  “名师出高徒”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和铁律。现代学徒制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培养拔尖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制度。德高望重、技术精湛的专家型师傅与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始终是“源”与“流”的关系。因此,必须首先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着力打造不同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型师傅队伍。否则,高质量的职业技术人才将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笔者以为,形成点多而广的专家型师傅队伍,应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其一,摸底。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要求,“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从现有的实践情况看,该项人才培养模式通常局限于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对接。这种一定范围内的“二人转”无形中排斥了大量高水平的专家,无法培养出真正的大师级职业技术人才。

  为了能够真实了解我国各类工程技术领域专家的详细情况,有必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摸底和统计,并绘制出不同领域和行业、不同地区各类工程技术专家的分布图。这些专家都是“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的潜在“师傅”和重要智力保障。

  其二,建库。在对全国工程技术专家进行摸底后,需要建立专家信息库。这类专家信息库既要有国家级的专家信息总库,也要按照不同专业和各位专家特长建立国家级专家信息分库。依此类推,各省(市区)、市、县都必须建立相应层级的专家信息总库和分库。通过专家信息库的形式,可以全面掌握我国不同领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区工程技术专家的总量和分布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就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师傅库”。

  此外,建立师傅库不但能够清晰地了解各个工程技术行业专家的静态和动态情况,而且将为各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和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提供有效帮助和引导。当下,一些地方之所以产业转型极其低效,一些高职院校特色缺失,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本地相关工程技术专家的“家底”知之甚少。没有一批数量较大、质量过硬的工程技术专家服务于本地的相关产业,再好的设想和规划都不过是美丽的空想和幻想。

  其三,动员。多年来,由于我国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割裂,切断了两类教育的内在联系,非但没有形成德国高效的“双元制”教育体系,反而加剧了“普高职低”的对立态势。职业技术教育长期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人才培养质量每况愈下。一些顶尖工程技术专家(如院士、长江学者、杰青基金获得者、博导等)生怕沾上“职业技术教育”而影响自己的一世英名;许多名校同样对职业技术教育采取拒绝排斥态度;即使是一般普通院校,虽然已步入工学交替的应用技术人才培养轨道,行职业技术教育之实,却对“职教”概念敬而远之。

  所以,一方面,需要通过政策倾斜和加大投入等行之有效的方式逐步提升职业技术教育的地位;另一方面,必须尽快架设连通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桥梁。同时,通过灵活多样的途径,动员各行各业的工程技术专家成为培养职业技术杰出人才的“师傅”。在全民贬“职”的观念尚未完全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先期动员少量顶尖专家“升帐挂帅”,成为第一批敢于吃螃蟹的“师傅”。相信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会逐渐形成头羊效应,吸引越来越多的知名工程技术专家投身到“师傅”队伍中来。届时,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定会旧貌换新颜。

  其四,待遇。师傅,作为一种在传统文化中与父母并驾齐驱的尊荣,一直深受敬仰。他们是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领航者,更类似于运动场上的教练或高级教练。他们最显著的特长在于熟悉该领域的先进理论与发展态势,对相关市场信息了如指掌;长期在工程技术第一线从事设计、开发和操作;善于将先进理论转化为实用技术和产品;实践经验丰富,成效卓著。他们是科学理论转化为科技成果不可或缺的桥梁和纽带。尤其是作为师傅,他们自身不但要成为“孵化器”,而且还要手把手地指导徒弟们进行艰巨的工程实践和操作,其巨大的付出远非一般劳动可比,理应享受更加优渥的待遇。

  如果依然以行政级别或职称、学历、学位等作为工资待遇的划分标准,或者对其超常的智力投入、无形劳动视而不见、充耳不闻,那么,将难以延聘真正高水平的师傅,进而影响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质量。

  总而言之,培养杰出的职业技术人才,尤其是培养职业技术大师,首先必须有一批卓越的师傅队伍。反之,平庸的师傅只能培养出拙劣的徒子徒孙,陷入“一蟹不如一蟹”的恶性循环!

  (作者系广东嘉应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