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注册
订阅手机报国际 中国 博览 财经 汽车 房产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旅游 健康 移民 亲子 社区 专题
中国日报 中国在线 头条国际 国际快讯 军事台海 精彩图片 国际博览 奇闻奇观 科学探索 历史揭秘 国际财经 中国经济 消费旅游 能源在线 外交讲坛 独家策划 风云对话 中日论坛 评论 特稿 新闻汇总 海外看中国 E-Weekly
中国在线> 地方频道-教育职场

评论:头份工作不求“稳”又如何

2015-01-19 09:19: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中国日报-看世界+加关注 打印 发送 字号 T | T
[提要]  打工旅行,这本是发达国家年轻人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被国内一些年轻人接受的生活方式。社会应当理解并顺应青年的这种价值观转变,给刚离开校园的他们创造一个允许“晃荡”的环境。
 

  原标题:评论:头份工作不求“稳”又如何

  大学毕业后既不找个正式工作也不考虑升学,而是选择去打工旅行;刚工作几个月就果断辞职,允许自己职业生涯的“试错”;早就有读研深造计划,但是为了积累社会经验,本科毕业后选择先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多的90后毕业生作出了不同以往的选择,他们抱着这样的新观念:初次就业不求“稳”,不期待一份工作“干一辈子”。

  有人认为,这是90后求职者毛躁、不踏实,工作中一遇困难就“沉不住气”。还有人认为,离开校园不好好工作,就是放任大好青春时光溜走。但是,批评者忽视了一个事实:上述看似没有规划的90后求职路径,是不少青年求职者的人生选择,是他们对美好未来的一种预期。“体制”、“单位”这样的概念离年轻人越来越远。在父母的支持下,不少90后有“晃荡一下”的现实可能,而且许多人也有能力边晃荡边养活自己。

  打工旅行,这本是发达国家年轻人的习惯,随着社会的开放,经济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被国内一些年轻人接受的生活方式。本科4年的学习时间看起来虽长,但因为课程密集,学生又长居校园内,缺乏通过积累社会阅历来制定合理人生规划的机会。毕业生花一年半载远行,了解社会,学习独立生存能力,从而培养更开阔的世界观,对他们而言并非坏事,也本该被社会接受而不应被苛责。

  找工作并不是签了合同就万事大吉,多数应届毕业生都要经历试用期。在试用期好好表现,迅速融入职场,当然是毕业生应该做的。不过,一个被忽视的事实是:试用期不光是用人单位对新人的检验,也是职场新人对工作本身的“试用”。越来越多的年轻求职者刚工作就辞职,并不一定就是他们“任性”,而是利用了“试错”机会,选择自己更喜欢或者更愿意从事的工作。成熟的劳动市场是充满流动性的,这当然也包括初次就业的流动——初次就业者涉世未深,对真正的职业环境了解不全面,恰恰有更强烈的流动需求。与其待在自己不喜欢的岗位上,不如重新规划推倒重来。

  加入“考研大军”,至今仍是大学生毕业去向的主流选择。从小学一口气读到硕士、博士,这样做的好处当然有,比如不脱离学术环境,压缩时间较早投入科研事业等。不过,有些专业的研究生“书斋气”太重,缺乏对研究领域的实践性领悟。还有人为读研而读研,没想明白拿个更高的文凭究竟为了什么。把深造规划放在后头,选择在本科毕业后先工作一段时间,其实有助于在实践中深入理解相关学科,进而明确未来的方向。

  可以预见,找个看上去“不稳”的工作,会成为越来越多毕业生的选择。不少90后甚至00后,从小生活在相对富足、包容的环境中,敢于也需要拥抱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因而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是复杂的。传统价值中的稳定、高福利等概念尽管仍重要,但这些只会成为他们考量的因素之一,除此之外,还有更多个性化选择。社会应当理解并顺应青年的这种价值观转变,给刚离开校园的他们创造一个允许“晃荡”的环境。


编辑:小微

...
...
中国日报网版权说明:凡注明来源为“中国日报网:XXX(署名)”,除与中国日报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其他任何网站或单位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使用,违者必究。如需使用,请与010-84883300联系;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日报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问题与本网无关。
...
精彩热图
 
 
新闻热搜榜来源:360新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