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卫计委回应怎样应对儿科医生短缺问题
2016-03-08 15:44:15
 

  记者:随着我国全面进入两孩时代,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也越发凸显了,很多家长特别关心也比较担忧,卫生部门怎么应对儿科医生短缺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呢?

  李斌:你这个问题是很多人都关心的,前天在“部长通道”走过的时候,我看有人喊着就要问这个问题,今天下午我来回答。儿童是祖国的花朵和未来,儿童也是家庭的宝贝,所以让每个儿童都能够健康成长,这是每个家庭的期望和牵挂。我们国家是高度重视儿童的健康保健问题的,颁布实施了《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和《母婴保健法》这样一些法律法规,做了制度上的安排。同时加强儿科体系的建设,我国现有儿童医院99所,有3.6万家医疗机构开设了儿科,全国有从事儿科的医务人员大体是12万人,儿科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也不断提高。

  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包括社会各界的支持,包括我们这些在第一线工作的呵护这些儿童健康的白衣天使们的辛勤努力,我们国家婴儿死亡率从医改前2008年的14.9‰下降到2015年的8.1‰,这个指标是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的三大基本指标之一,我们取得这个进步是很了不起的,这个水平已经接近了世界上发达国家的水平。所以大家看到,我们儿童健康的状况是在不断改善的。世界卫生组织授予中国妇幼健康高绩效的国家,这些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这些儿科的医生们、护士们功不可没。

  但是也要看到,我们国家有2.3亿14岁以下的儿童,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就相当于世界第五人口大国巴西的总人口,比它的总人口还多。所以,医疗保健的需求是巨大的,儿科服务的资源总量还是不够的、不足的,配置结构也不尽合理。在季节性儿童疾病的高发期,儿童集中就医的时候,这种供需矛盾紧张的状况就更为突出一些,比如说刚刚过去的这个冬天,由于寒潮、流感这些因素的影响,有些大城市、有些医院都出现了非常紧张的局面。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正会同有关部门,在制定一个加强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意见,大家都形成了共识,要采取综合措施,来解决儿科资源短缺的问题,补上儿科这个短板。总的思路,补短板,一方面供给侧要加力,要扩大服务的供给。另一方面,需求侧要减压,要加强预防,减少疾病。

  概括起来是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儿科医疗服务体系的建设。“十三五”时期,国家把增加儿科医疗资源的供给继续作为体系建设的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力争实现每个省区市都能有一所儿童医院,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地级市设置一所儿童医院,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都要设置儿科,县级的公立医院和儿科需求量比较大的城市的公立医院也要设置儿科病房。每个省市县都要设置一所政府举办的标准化妇幼保健机构,将儿童家庭作为基层全科医生、家庭医生重点签约的对象。刚才我说了,重点签约的对象首先保一老一小这样的家庭,引导社会力量来举办儿童的医疗机构。


编辑:小微

热图推荐

来源 | 人民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