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新媒体
中国搜索
微阅读 > 国内新闻
刘迎龙委员:鼓励儿科医生开诊所缓解儿科看病难
2016-03-07 13:24:00
 

全国政协常委刘迎龙。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青年网北京3月7日电(人民政协网记者 李木元)“我有个朋友的孩子发烧40度,去北京儿童医院挂了300元的特需号,排到第230号,上午去的,等到下午5点才看上病。”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刘迎龙用实例说明了儿科看病之难。他建议允许在职儿科医生开办私人诊所,以缓解儿科看病难。

  “儿科缺人啊!先不说其他因素,你知道儿科医生待遇低到什么程度?”刘迎龙举了他所在的小儿心脏外科的例子:一台先心病患儿手术需要3~4个小时,需要10个左右的医护人员,他们从早上9点开始手术到晚上七八点,可以做三四台手术,每台手术800~1000多元,而一个进口手术补片的价格是1.1万元,“一台手术费用不到一个补片的1/10,年青医生谁愿意干这活儿?”

  再加上儿科职业风险高、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等特点,导致医学院校毕业生不愿意从事儿科。“我曾经到基层调研,有一个医院26年没有人应聘儿科医生,只有两位年迈的老人在应付着门诊。”刘迎龙坦言,尽管他所在的科室患者很多,医生收入还算可以,但依然有流失。“其他医院儿科医生流失比较普遍,看病怎么能不难!”

  刘迎龙建议,支持副主任医师级别以上的儿科医生开设私人诊所,或挂靠在社区卫生机构开办工作室,利用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诊疗,晚上和周末都可以坐诊。儿科医生下到社区,既有利于患儿就近治疗,还有助于医患之间的沟通;病情如有变化,可及时转入大医院治疗,起到双向转诊的作用。“政府部门应该鼓励这种做法,比如30元的诊疗费,政府再配套补贴30元,这笔收入应免税。”

  刘迎龙还建议,出台一些配套政策,如与医保接轨,医生所开处方予以报销等等。这样,有利于促使儿童常见病例向基层诊所流动。


编辑:小微

相关新闻

热图推荐

来源 | 中国青年网

精彩热图

 
 

24小时热评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