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委员用掌声“送”总理回到座位
这是今天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会上颇具意味的场景:在李克强总理作完政府工作报告后,从发言席走回座位的路上,代表委员的掌声经久不息,一路将总理“送”回座位仍未停歇。最后,总理不得不重新起立,向代表委员再次鞠躬致意。
这是李克强总理首次代表新一届中央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这份约1.7万字的报告中,“改革”的字眼一共出现77次,赢来满场掌声——整场报告,台下响起近50次热烈掌声。
今天上午9时,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穿着深色西服、系着蓝色领带的李克强走上发言席之前,先在主席台中央停留,向台上、台下分别鞠躬致意。
热烈的掌声响起。
报告中,李克强回顾了过去一年的政府工作。他说,全国各族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从容应对挑战,奋力攻坚克难,圆满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重大成就”。
他把取得成就的重要原因归于“深化改革开放”。过去一年,政府从自身改起,把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作为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发展动力和社会创造力。”
代表委员用热烈的掌声回应了这种表述。
谈及今年的工作,李克强的承诺句句掷地有声。他说,要确保农业投入“只增不减”,坚决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他提出,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这个世界性难题”,“使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
他同时承诺,两年内让所有农村居民喝上干净的水,让翘首以盼的住房困难群众早日迁入新居。他说,要让每个孩子有公平的发展机会,让每个身处困境的人都能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每一项承诺,都引发台下经久不息的掌声。全国人大代表、安徽行家丝绸集团董事长姚民和会后表示,报告对民生问题的大篇幅阐释,显示了政府对人民生活的高度重视。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施一公的评论更加简明:“这一次次热烈的掌声,是对总理一次次庄严承诺的回应。”
“改革”成为报告中被提及最多的词语,一共出现77次。李克强说:“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他强调,要让金融成为一池活水,更好地浇灌小微企业、“三农”等实体经济之树;他庄严地宣称:“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董事长彭寿说,报告中体现的改革决心很大、底气很足,措施也很得力,“改革的红利将推动我们进一步发展。”
事实上,总理的报告还几次被代表委员的热烈掌声打断。他用“定心丸”比喻创新宏观调控政策,说明这是“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他提出,城市不能一边高楼大厦、一边棚户连片。他说,要打造“阳光财政”,让群众看明白、能监督。他就外交问题严肃表态:“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和平秩序,决不允许开历史倒车。”
在陈述改革决心时,李克强庄严承诺:“要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
会场上雷鸣般的掌声再次中断了他的报告。
一位人大代表会后评论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讲问题很客观、说成绩有分寸、谈未来有底气,“不用提高调门而掌声自至”。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巩义市竹林镇党委书记赵明恩说:“会场里代表委员的掌声,就是百姓的心声。”
在报告中,李克强临时脱稿,表达了对“3·01”严重暴力恐怖事件的谴责。
他说:“今天大会开始时,我们对3月1日发生在云南昆明火车站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表示了强烈谴责,对不幸遇难群众表示了沉痛哀悼,对遇难家属和受伤群众表示了深切慰问。”
他强调:“我们要坚决打击一切亵渎国家法律尊严,挑战人类文明底线的暴恐犯罪,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共同建设平安中国!”
这时的人民大会堂,再次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本报北京3月5日电
相关报道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