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职崇拜”是否走到了“分水岭”?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记者胡浩、刘敏、于文静)火热了十余年的公职岗位近来光环似乎有所消退,福利缩水、“为官不易”的“叫苦声”不绝于耳,广东多名公务员下海经商,浙江公考报名人数创四年最低。公职崇拜是否真的已走到“分水岭”?
“特权”消退后,“崇拜”还有多少?
“先有‘特权’,才有‘崇拜’。”全国政协委员、作家梁晓声认为,人们真正崇拜的不是公职岗位,而是公职岗位捆绑的某些特权。有了这些特权,就可以做平常人做不到的事,小到“择校不用交钱”,大到“撞人不用负责”。
“利用手中掌握的行政审批‘红章子’,某些公职人员谋取私利暴富,不仅窃取了人民和国家的财富,更助长了社会对权贵的谄媚。”梁晓声说。
作风建设一年多来,腐败和特权行为得到一定程度的整治,盲目的公职崇拜热也被浇上一瓢凉水。
从2013年1月中央出台的《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六项禁令”;从反“四风”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多项规定和禁令的出台给特权行为套上了“紧箍咒”;而去年3月至今年3月,国务院取消和下放360多项行政审批项目更是从特权的“滋生地”釜底抽薪,减少了权力寻租的空间。
“如果趋势不变,我要考虑是否还要考公务员了。”已经连续四年报考公务员屡败屡战的小贾坦言,自己对公务员岗位的执著源自对“官”和“权”的渴求,“熬上几年,位子有了,房子、车子、票子,什么都有了。”
但是现在,小贾开始犹豫了。随着制度越来越规范,公职岗位的利益空间越来越小,工作要求却越来越规范。“不敢开好车、不敢戴名表;不能吃请、不能请吃;大年三十有人查岗,时时刻刻怕人举报,只能老老实实、规行矩步地拿着应得的‘俸禄’过日子”。
“分水岭”之说言之尚早?
尽管昔日的“金饭碗”有所黯淡,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冯平认为,下结论说公职崇拜已到了“分水岭”言之尚早。
统计显示,2014年全国公务员报考人数达到了152万,与上年基本持平。而在一项媒体调查中,超六成受访民众羡慕公务员,六成受访公务员称有过辞职念头,但最终无一人辞职。
反腐战役已经打响,公职崇拜还未完全冷却,这一方面源于不少人对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仍在观望,另一方面,即使抛却特权因素,公务员岗位本身也仍有它的吸引力。
冯平认为,对于公职崇拜是否到了“分水岭”、人们对公权力的向往是否减少,现在还难以定论。虽然反“四风”、正本清源的力度非常大,对公务员触动也很大,但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依靠制度反腐败。如果制度不健全,缺乏持续、有效的监督检查,难保个别人不铤而走险。
冯平补充说,很多年轻人找工作依然把公职岗位作为理想选择之一,因为工作稳定,福利待遇也不错。“不能简单认为公职崇拜到了‘分水岭’。”民革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刘家强认为,公务员队伍总体是一支优秀的队伍,大多数人是为了做事业、实现人生价值走进这支队伍,而不是为了大吃、大喝、腐败、寻租。进一步规范作风,有利于官员更好履行公仆职责,于自身、于社会都是好事。
公务员职业如何正本清源?
抛却盲目崇拜的光环,抛却“官不聊生”的吐槽,公共职位本身应当处于何种地位?如何给公务员这个职业正本清源?
“从全世界范围看,公务员都只是中等的好职业。它的优势在于收入稳定、职业安全性好、社会声望和社会价值较高。”中国社科院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高波认为,应当通过组合拳,让公职岗位回归应有社会价值,避免畸高畸低两种极端。
他说,一方面,公职岗位长期形成的特权、隐性福利和超国民待遇要剥离,腐败获取的经济利益要剥夺,通过制度的“笼子”,让职业带来的灰色收入趋向于零。另一方面,饥寒交迫、难以养家糊口也不是公职规范应有之意,应当给出一个合理的薪酬框架,足薪保廉,同时通过强化考核和细化奖惩,防治“不贪不作为”,确保“既勤又廉”。此外,还应建立严格的准入和退出机制,用公开透明的市场竞争手段收揽人才,对存在缺德失信、贪腐无为等行为,一经发现,终身不得从事公职。
“公职只是各行各业中的一种。”高波说,卸下灿灿金光,回归应有社会价值后,人们对公职的心态将会更平和,态度更理性。
相关报道
发改委重组在即 反垄断角色更加坚定
中国政府将收到旨在“翻新”其庞大经济计划机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若干提议,但该机构作为反垄断监管者的角色最终可能会被提升。详细>>
19家外媒看总理记者会 最关注经济改革反腐民生
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内政外交的窗口,也一向是外媒记者的“新闻盛宴”。而每年一次的总理发布会,由于直面总理的机会难得,中外媒体基本都会关注热点问题。
详细>>外媒:两高工作报告彰显中央反腐决心
境外媒体分析指出,两高报告不仅彰显了中央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的决心;而且,报告中颇具新意的司法公开和透明也得到较多着墨,料将获得高票支持。详细>>
外媒看两会:中国领导人愈来愈懂得展现幽默
中国最高人民法院表示它将消除刑讯逼供的使用,阻止地方官员干预司法判决并允许法官自己做出决定。详细>>
中国两会看点 经济增长预期目标和国防预算受关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二次会议3月3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一年一度的国家立法机关会议3月5日拉开序幕。所有人都密切关注着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测和军费支出计划。详细>>
三月看两会:让梦想照入现实
让两会的提案照入现实的过程虽然漫长,但定会收获丰硕的果实。详细>>
“开放”成新闻中心外媒记者热词
3月1日,偶遇的外国记者们提及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开放”。详细>>
全国两会引外媒热议 驻华记者关注反腐倡廉
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头一年,国际社会对中国两会给予高度关注。详细>>
两会会场的美女记者
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大会堂,各路媒体人来人往,美女记者永远最抢眼。详细>>
网民:对深化改革的十大期待
普通网民对于全面深化改革有着这“十大期待”。详细>>
两会建言:工会维权难在哪里
作为一个群众组织,工会手中拥有的是什么?详细>>
两会花絮标签识茶杯
北京首都机场候机楼内配备的两会代表团茶杯上贴着不同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别详细>>
两会建言“有哪些民生亮点”
百姓期待今年两会上民生问题有更多亮点详细>>
“两会”代表委员住地
历届“两会”代表委员住地大盘点详细>>
为两会不再沏茶倒水点赞
服务员们将不再为代表委员们提供“沏茶倒水”的服务详细>>
香港代表感慨两会节俭风
节俭是有益于国家的积极转变。对豪华食品和葡萄酒的需求将会减少详细>>
农民工的身份何时转变
笔者就是一名90年代初从农村走出来的打工者详细>>
关于校车驾驶安全的建议
随着校车事故的逐年增多,校车驾驶安全已成为最被关注问题之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