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和欧美债务危机,导致欧美发达国家经济举步维艰,被迫进行战略性产业调整,海航集团在这一年的扩张变得“激进”起来,比如投资2700万美元收购土耳其ACT货运航空公司,斥资11.5亿美元收购世界第四大集装箱租赁公司GESEACO(后更名为SEACO)100%股权,成为当年全球最大并购案之一。
海航并购的钱从哪里来?其经典“吸金”模式被分析人士总结为:融资、扩张、上市;再融资、再扩张、再造资本运作平台。其中资产与股权抵押、系统内资金流动、信托与基金融资、银行贷款等方式更是令人眼花缭乱,海航也因此常常被质疑是“借新债偿旧债”。
然而,2008年后,全球航运业走入熊市,海航旗下的物流产业,特别是其中的航运业务连续出现亏损,融资难度大大增加。而此次扣船事件的实际当事人大新华轮船公司,正是属于海航旗下物流板块大新华物流下属公司。陈峰曾透露,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海航集团内部进行了大规模的“关停并转”,自2011年7月到今年年中,已累计关停并转企业超过230家。
不过,海航内部的大力整治未能挽救其航运业务,尤其在2011年后,大新华物流频频出现延付租金的情况,例如大新华物流在航运高峰时期租下干散货船,由于此前签订的租金太高,而目前的运价太低,很多合同一执行就亏损,根本无法履行。去年年初,包括大新华物流前董事长贾鸿祥在内的21名高管被海航集团分别处以记大过、撤裁、降职、减薪等处分,原因是航线扩张导致经营亏损。(京华时报记者廖丰 李显峰综合新华社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