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海航快速扩张背后的资金隐忧
1988年,海南正式建省,当时的海南省省长找到曾是民航局官员的陈峰,迫切希望海南建立自己的航空公司。资金、航线等各种资源的匮乏,令海航创始人从一开始就学会抓住一切政策资源。1992年,中央批准在部分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改造,海南省航空公司主动向省政府提出申请。1993年,海南省航空公司与17家法人单位作为发起人,定向募集2.5亿元,通过股份改造,成为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目前海航集团已经成为海南省的纳税大户和支柱企业,在2003年“非典”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海南省政府曾两次向亏损的海航集团注资15亿元。
海航特殊的“身世”以及它和地方政府的暧昧关系时常让人误以为这是一家财大气粗的国企,今年4月底,海航集团董事长陈峰在接受京华时报记者采访时却表示,海航集团其实已经成为一家民营企业,股权结构基本上是7个创始人再加上少量的境外投资者。
2000年海航集团成立后不久,中国航空业迎来第一次重组浪潮,为了不被国有三大航空公司“吃掉”,海航集团毅然出岛大肆并购。从2002年开始的一年多时间里,海航集团先后收购重组长安航空、中国新华航空、山西航空和海口美兰机场,一跃成为中国第四大航空公司。
由于“非典”时期巨亏上十亿元人民币,为避免业务单一造成亏损过大,海航集团从此逐步走上打通产业链上下游的多元化发展道路,目前拥有航空、旅业、实业、物流、资本5大业务板块,子公司总数超过500家。